短短几天功夫,平安郡就像是文學大爆發了似的,出現了大量的文章、詩篇,還出現了許多孝順孩子的光輝事跡,每個縣都有那麼一兩個驚天大孝子……
門房那裡被投遞了大量的文章,搞得夏文君都看不過來了,「我以前怎麼沒發現,我們平安郡的人都這麼有才呢。」
「你這算什麼。京都考試的時候,那才叫一個人才濟濟。每天流行的詩篇都不一樣,官位高一些的大人,想給他們投遞文章,還要給門房塞錢,就這樣,人家一天也能收幾大筐文章……」
夏雲林感慨道:「你要是在考試期間去京都。你定會覺得這時間再太平不過,盛世也就是如此了。」
那麼多有驚世才華的人一起拍彩虹屁,能不把皇帝給拍暈嘛。
夏文君放下手中的文章,好笑的說道:「可惜了。媚眼拋給瞎子看。都說了公平公正,他們還搞這些。」
「他們哪知道你會糊名字啊,都按以前的規矩來的。我之前都沒料到你會這麼幹。」夏雲林嘟囔道:「這也太費功夫了。咱們平安郡本來就缺人手。」
以前的科舉考試,也不是純看實力的。比起世家子弟,寒門子弟更看名氣和舉薦人。
不去勾搭人脈,不給自己花點營銷費,純靠硬實力出頭,那可不容易。除非那才華真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大家這麼搞,也不是沒有好處,反正夏文君的書鋪是賺翻了,人人都得大量買紙抄錄文章到處送。
也就幾天的功夫,不會把紙炒貴,夏文君也就沒多管。現在大家熱血上頭,管也怪不了。
她決定等考試完之後,再告訴大家,這次閱卷會糊名字,給大家一個驚喜。
第49章
考試的計劃,從夏雲林暫代郡守的時候,夏文君就已經提上日程了,題也早就已經出好,雕版的師傅前段時間都在莊子裡,沒讓見外人。
要不然說考就考,哪裡來得及。
初試的題很簡單,考的是基層官員日常會做的事,比如分土地遇到三角形,菱形的異形土地,怎麼算面積?修路的工程進度預算,需要多少糧草,怎麼安排人員?村民發生糾紛,按照律法,該怎麼斷案?和上級同事交流,記錄檔案,起草公文該用什麼模式……
四書五經這種的東西,夏文君直接就沒考。因為在她看來,敢來報名考試的都會。誰家小孩識字,不是從這些東西開始的,沒必要浪費筆墨考這個。
平安郡如今急需人手,沒有時間慢慢培養,夏文君只想要那種拿來就能用的成熟打工人。
只會背書,沒有做實事經驗的書呆子,初試就會被刷下去。=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