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霍長安索性把那些壞掉的枝椏剔除乾淨,只保留了最精銳的枝幹。這枝幹,大部分都是當初修運河時期,和霍長安一起造反的民夫。
或許是剛起步的時候,人少,霍長安和他們說得也多,這批人的精神境界就相對高些,更明事理一些。
有過失敗的經驗,霍長安和夏文君提起建議來,頭頭是道。怎麼贏他不太清楚,但怎麼搞會輸,他心裡可門清。
「潛移默化的影響思想這塊,我一直都在做,但我現在能用的人還是太少,只在各縣的縣學安排了老師教學,而且老師還很少。不過評書和大戲,我倒是安排上了。」
說到大戲,夏文君還尷尬的摸了摸鼻子。
拖那些世家大族的福,別說以前了,現在流行的大戲裡,還有很多都是陰陽紅巾軍的,當年霍長安都親自去仙河縣看過一場。
不過夏文君現在能說了算,她的地盤裡,演唱的曲目都是經過篩選的,已經沒有黑霍長安的曲目了。
霍長安很客觀的說道:「戲曲的宣傳作用確實好,但書籍和老師的作用更大。我記得夏公剛做郡守的時候,你們郡中選用官員,都是考試選拔出來的,如今缺人,怎麼不考試選材?」
「沒想到連這事你都知道。」夏文君忍不住挑眉。這種小規模的考試,任用的也是基層小官,連隔壁的官員都沒怎麼注意,她沒想到霍長安倒是記得。
她解釋道:「前些日子不考試選才,是怕太惹眼。現在倒是不怕了,如今我治下人變多了,地盤也多了,是該多找些人來幫忙。」
如今有這個實力,做事也能隨心所欲了。
第64章
帶著人和戰利品回到平安郡,夏文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布考試的公告,第二件事就是安排投靠過來的紅巾軍。
有霍長安這個活人坐鎮,吳大這群心腹將軍都還挺好說話的,他們帶來的紅巾軍,都任由夏文君安排。
哪怕這批投降的紅巾軍,被夏文君打散了處理,也沒人找事。
他們自己心裡都清楚,這十萬精兵不安排清楚,夏文君不敢用,這批紅巾軍也融入不了夏文君的勢力。有反水風險的降兵降將,有危險會被最先利用和拋棄。
只是霍長安不在的話,為了安撫吳大他們這群降將,夏文君可能會花個一兩年的時間慢慢收攏人心。現在有霍長安在中間做潤滑劑,事情就好辦多了,夏文君直接快刀斬亂麻。
大部分紅巾軍,都被夏文君安插到自己人手裡,但她還留下了一小部分精銳,沒有對他們做任何安排,算是她對霍長安的投桃報李。
「這批人馬,當初都是你的親兵,我都交給吳大帶著了。要是有個萬一,你只要露個臉就能叫得動他們。」夏文君說得貼心。
人家投靠過來,總不能把自身性命系在她的良心上。良心這玩意兒,可不太好說。
她不給霍長安留點保障,霍長安肯定會為自己謀劃。他會為自己謀劃到什麼地步,那就不是夏文君能控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