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忘長清大師的批語,我,祥瑞,立青州。」姜初提醒道。
孔華突然就不自信了,以楊諳對長清大師的迷信,就是姜初是他親兒子都得守在青州。
「好了,拋開你的妄想,我們來想想楊諳叫我去淮陽什麼意思?」姜初敲了敲桌子。
孔華回神:「淮陽那邊大小官員都是投靠楊家的人,刺史傷重,可能人心浮動,都想當刺史呢!」
姜初點頭,依舊疑惑:「可是就算這樣,我去幹什麼,我又不能醫人。」
「大人低估自己,你可以去震懾,安撫,畢竟你是楊太傅面前的紅人,很有官威的。」
「我?紅人?什麼時候的事?」姜初不可置信。
「京城傳來的,早朝御史彈劾大人,楊太傅怒極,親自下場辯解。很多人都猜測你是楊太傅在外養的兒子,祥瑞之名是為了掩藏你的身份捏造的。「孔華解釋道。
「這些人真能想。」姜初撇嘴,楊家人?簡直在侮辱好吧,誰會那麼倒霉當又壞又毒的楊家人。
「雖然真假混亂,但是在很多人那裡大人很有排面就是了,至於其他,大人不必糾結。」看出姜初面下的不快,孔華安慰道。
「行吧!那我就是去走這個過場。」姜初妥協,一切都是為了撬倒楊家,我可以的。(作者申明,本文無對楊姓詆毀的意思,只是恰好大反派姓楊)
為了撬倒楊家,姜初可遭老罪了,從上船吐到下船,就這麼吐到了淮陽。
姜初是第一次坐船,淮陽水路發達,周邊好幾個大縣都有碼頭,都通淮陽,所以淮陽商業發達,非常富裕。
而之前遇到楊諳的江陽城則是屬於平川,離青州隔了三個縣城,並沒有水路。
上次姜初是從江陽坐馬車去的青州,趕了五天的路,也算顛的不行,所以一到青州就開始學騎馬。這次坐船本來很興奮,想著又平又穩,嗖嗖的就到淮陽,誰知道暈船更難受。
所以消息靈通的在碼頭等姜初的人,連話都沒搭上一句,因為姜初是暈著被抬下船的。
在客棧睡醒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雖然人還是感覺站著會晃,但是季師爺說是錯覺。
所以姜初還是帶著禮物趕到刺史府,季師爺早就遞過拜帖。所以姜初一到,就被熱情的迎接進去。
是楊丞光的貼身小廝楊平。
「姜大人身體好些了沒?我們刺史聽說大人暈著下船擔心不已,想去探望,身體又抱恙。所以知道大人要來,一直派小人等著。」楊平也算一臉關切的看著姜初,小步的引路。
「叫刺史大人見笑了,從未坐過船,所以有些失態,已無大礙。姜初一臉澀然,很是羞愧的樣子。又問:「刺史大人身體抱恙,不知現在可方便探望?」
「自然方便,大人無事便好,請大人隨小人來。」楊平這才加快了步伐。
淮陽刺史府真大啊,姜初覺得自己最少走了一刻鐘才到,這要是逛完整個刺史府得一個時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