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丁公子答的不錯嘛!」姜初正看到丁饒歷的試卷,這丁家有點東西嘛,長子是狀元,次子也很不錯。
試卷被批了甲,兩位先生意見都統一,看來前三名沒跑了。
此次來參加縣試的學子只有幾百個,相比青州的人口來說,算是少的了。
幾百份試卷,烏先生和孔華,批改了七天才批完,又斟酌了兩天,才把名次定好。
縣試過後的第十天,公布了成績,雖然只是一個縣試,大家還是比較在意名次的。
青行書院的學子也約著來看布告。
「於紹兄,你果然是第一名。」有學子大聲讚嘆。
「快看,丁兄是第二名……」
學子們在議論,姜初也在聽烏先生和孔華討論。
烏先生道:「此次考試成效不錯,學生的基礎很紮實。」
孔華認同的點頭,青州的學子們讓他也很滿意,所以他提議,「大人,不如給前三名一些獎勵。據我所知,第三名的祝棲,家境不是很好。」
本來縣試是沒什麼獎勵的,府試才有,不過既然孔主簿開了口,姜初也沒意見,「可以,獎勵銀子?多少合適?」
孔華斟酌了一下,「第一名二十兩,第二名十五兩,第三名十兩。」
不是特別多,但是也不少了。
拿到獎勵的三人都很高興,於紹和丁饒歷是第一次自己掙到錢,很興奮。
祝棲則是有了錢可以補貼家用,更加堅定了他好好讀書的決心,然後在所有人慶祝的時候,他就去書店看書,又接抄書的單子。
春雨悄悄落下,小麥的青苗也跟著破土而出,姜初正為這場及時的春雨高興,然後,這雨下得有點不對勁了。
春雨貴如油,這場雨只下了一個下午就停了,然後,在深夜,雨又下了起來。
越下越大,這樣大的雨,往年只有在夏季之後才會下的,可是,它落在了春天。
一下就是三天,種下的小麥直接被大雨沖刷出來,跟著雨水流走,百姓的辛苦都白費了。
最重要的是,河道漲水了。姜初憂心忡忡,青州的河道修好了,但是淮陽,茲縣,濰水,川縣……將近十二個有碼頭,河道多的縣沒修啊!
姜初不知道這場雨的面積有多大,碼頭已經不敢走船了,姜初也派不出人去,她的人都去叫那些住在山腳的村民先離開家了。
聞人圖也心慌,河道漲得太快,他才動手修沒多久,又沒錢買材料,像是白修一樣。
在大雨的第四天凌晨,年久失修的河道決堤了。
地勢低的村子直接被洪水沖平,最嚴重的是濰水,這座縣城是接通了淮陽所有水路的中轉碼頭,四面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