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嫂子兩隻手緊緊捂著嘴,淚如雨下,卻不敢嚎啕出聲。
方盛等兩人這一陣激動痛哭過去,才接著道:「牛兄平安,身體很好,就是略微老相了些。」
「他在哪裡?他?」牛嫂子一個他之後,不知道該問什麼。
「之前一直在各地輾轉漂泊,十分辛苦,今年時來運轉,得了一位貴人的青眼,現跟在那位貴人身邊打理庶務。」
方盛一字一句,慢而清晰。
「牛兄托我過來報個平安,牛兄說:那位貴人很器重他,等他積些功勞,那位貴人說是能幫他脫罪,到那時候,他立刻趕回來,接一家人過去團聚。」
「他平安就好,平安就好。」老太太眼淚不停的流。
「孩子可好?」方盛轉頭看了一圈,看向牛嫂子問道。
「好,上學去了,我去叫他!」牛嫂子轉身就往外跑。
「阿前果真活著?你沒騙我?」老太太努力看著方盛,屏氣問道。
「活著,好好兒的,牛兄說老太太精明,來前特意交待了我幾句話,讓我跟老太太說,當年他離家時,是老太太把他送出城,送上了船,說老太太交待他,只要活著就行。」方盛頭往前伸,和老太太耳語。
老太太猛的靠到椅背上,淚水又湧出來。
沒多大會兒,院門咣的推開,牛嫂子拉著個八九歲的小男孩,直衝進來。
隔壁古樹中間的牛車前,用力伸頭往前,目不轉睛的看著小男孩。
他的兒子,長這麼大了……
「快!給你方叔磕頭!」牛嫂子按著小男孩跪在方盛面前。
「這孩子眉眼跟他爹一模一樣。」方盛伸手拉起小男孩,仔細端祥。
「可不是,眉眼跟他阿爹一模一樣!」老太太流著眼淚露出笑容。
「我不好多耽誤。」方盛伸手拿過褡褳,摸出兩塊捆得緊緊的四方桑皮紙,放到老太太腿上。
「這一百兩黃金,是牛兄攢下的,托我帶回來,以作家用。」
「那位貴人是誰?您能透露一句半句嗎?」老太太摸著桑皮紙包,伸頭往前問道。
「極貴的貴人,老太太放心。」
方盛站起來,背上褡褳,和一臉好奇的小男孩揮了揮手,「我走了,不用送。」
方盛出了院門,徑直走了。
隔壁院子裡,護衛爬上去,解開捂著嘴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牛車前,揪著他的腰帶,將他遞給下面的護衛。
第62章 另一門親事
顧硯沿著運河跑馬到揚州,在揚州城外大相國寺住了一晚,一路快船順水南下,直達平江城北興碼頭。
北興碼頭井然有序,當天上午到達的貨船,當天卸貨,下午到達的貨船,最晚第二天巳正前就能卸完。
顧硯站在船頭看過一圈,十分滿意,船沒靠岸,徑直往別業回去。
顧硯沐浴洗漱,換了衣裳出來,見王貴進來了,問道:「那家鋪子生意怎麼樣?」
「回世子爺,生意極好,聽說嫌作坊小了,正再看地方再建作坊。」
王貴忙垂手答了話,頓了頓,小心的瞄了眼顧硯,接著道:
「咱們府上是頭一天採買訂貨,隔了一天,漕司後宅去訂了貨,每隔一天送一趟,每趟二十隻皮蛋,十隻鹹蛋,再隔一天,上午帥司後宅去訂了貨,下午憲司後宅也去了,都是差不多的量,再後頭,去訂貨的人家就多了,小的讓他們列了單子。」
王貴從袖筒里摸出條細長摺子,雙手捧給顧硯。
顧硯兩根手指頭捏起,嘩的抖開,拎著掃了一遍,哼了一聲,將摺子遞給王貴。
「味兒怎麼樣?」顧硯問了句。
「極好,說是二太太特別喜歡,兩位表姑娘也很喜歡。小的這邊的兄弟也都說好吃。」王貴忙笑答道。
「嗯,晚飯讓廚房上一碟子,我嘗嘗。」顧硯點著石滾吩咐了句,又問道:「親事怎麼樣了?辦到哪兒了?」
「回世子爺,昨天李文梁回了趟崑山縣,說是要請李秀才的啟蒙先生高永賢做媒人。」
顧硯似是而非的嗯了一聲,「那小丫頭呢?忙什麼呢?」
「上午在鋪子裡幫忙,下午在家給她三姐講書,在院門口就能聽到。」
「幫忙?她能幫什麼忙?看熱鬧吧。二太太在沒在府里?」顧硯從扇匣里挑了把摺扇。
「半個時辰前剛回來,說是這會兒在蟹湖看著撈蟹。」
「嗯,去看看。」顧硯抖開摺扇,晃著摺扇往蟹湖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