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2 / 2)

三阿姐?三阿姐剛嫁過去,不能給她添亂。

哥哥肯定不行,梅姐更不行,還有誰呢?

李小囡背著手在院子裡來迴轉圈。

只有一個人了。

李小囡站住,嘆了口氣。

………………………………

顧硯一件月白細布長衫,束著根絲絛,腳上一雙半舊起筋布鞋,戴著江南最常見的寬檐遮陽草帽,坐在幾棵巨大樟樹下面的茶棚里,喝著茶,看著不遠處的熱鬧。

幾丈之外,崑山縣黃縣令和鄰居吳江縣陳縣令又吵起來了。

顧硯抿著茶,看著鬥雞一般互不相讓的兩人。

片刻之後,黃縣令一幅痛心疾首的模樣,兩隻手拍的啪啪響,對面的陳縣令上身微微後仰,一臉狐疑看著黃縣令。

黃縣令伸手拍著陳縣令的肩膀,繼續痛心疾首。

片刻之後,兩個人你拍我一下,我拍你一下,時不時一起點頭一起嘆氣。

顧硯頗為讚嘆的看著黃縣令。

這一場兩縣會談,這樣的吵完再和,和了再吵,已經反覆三回了,是吵是和,幾乎全由黃顯周主導。

陳廣河被黃顯周揉過來搓過去。

這一回同仇敵愾之後,兩個人沒再吵起來,頭抵頭說了一會兒話之後,兩人揮手作別。

顧硯遠遠綴在黃顯周后面,等到吳江縣令陳廣河走的看不見了,加快腳步,追上黃顯周。

黃顯周看著顧硯,眉毛抬起。

又是他。

「咱們見過。」顧硯笑道。

「世子爺。」黃顯周面對顧硯,恭敬拱手。

「上次就認出來了?」顧硯示意黃顯周往前走。

「上次,世子爺走後,下官想了幾天,有所悟。」黃顯周恭敬中透著隱隱約約的疏離。

「怎麼悟的?」顧硯感覺到黃顯周身上那絲疏離,看向黃顯周。

「世子爺這樣的人品相貌,凡夫俗子中間哪有幾個。整個平江府只怕都找不出一個,後來,聽說世子爺到了平江府,下官就悟了。」

顧硯聽的眼睛微眯。

從黃顯周這話里,他聽出了絲絲隱隱的譏諷。

黃顯周這份疏離和譏諷,從何而來?

「怎麼疏浚那條河道,和吳江縣商量好了?」顧硯心裡掂量著黃顯周這份疏離和譏諷,面上絲毫不顯。

「是。那條河道的疏浚原本沒什麼事。

「前年秋天,河這邊的王家和河那邊的張家結了親,張家閨女嫁進王家,被婆婆苛待,大年三十那天,張家閨女一根繩子吊死了。

「王家自知理虧,託了中人登門賠禮,又風光大辦了張家閨女的喪事兒。張家族長和族老已經抬手掀過,可張家閨女幾個兄弟氣不過,在喪事上連砸了七天。」

黃顯周看向顧硯,解釋道:

「這是這一帶的風俗,像這種年紀輕輕死在婆家的的媳婦,喪禮上,娘家人吃過了席,要是摔碗砸盤子,算是人之常情,一般也就是砸一回,砸一桌子碗碟。

「可張家兄弟不光砸了所有桌子上的碗碟,說是還衝到張家閨女婆家,砸了所有的碗碟,砸到第六天,就把張家閨女婆家砸的賣田賣牛,到第七天,張家兄弟又開始摔碗砸碟子時,王家後生就上前阻攔了,兩家後生打了起來,打得挺厲害,種了仇。」

黃顯周嘆了口氣。

「陳縣令去年秋天剛剛到任,民風民情還不大清楚,這河道疏浚的事,其實是張王兩家不和,互相使絆子,甚至要置對方於死地才導致,不是疏浚的事,是怎麼解開張王兩家這個過節。這是大事。」

「械鬥過嗎?」顧硯微微蹙眉,問了句。

黃顯周有幾分意外的看了眼顧硯,「還沒有,這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外地人,甚至是他自己,在到任崑山縣之前,都以為江南民風平和柔婉,不會有械鬥這樣的兇殘之事,到任之後才知道,江南民風之彪悍,不亞於北方。

這位世子爺看起來對江南民情頗為了解,倒是難得。

「怎麼解開張王兩家的過節,你和陳廣河商量好了?」顧硯接著問道。

「還沒有,這一趟只是和陳縣令解說了河道疏浚這事兒的由來。」

「這事兒不能耽誤,一來汛期要到了,二來,兩家這過節,萬一拖延出人命,就成了死結了。」顧硯頓了頓,看向黃顯周,「這事兒就辛苦到你頭上,如何?」=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末世女在六零肉聯廠 認祖歸宗後前夫火葬場了 汴京市井日常 穿越成細作被嬴政偏執愛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香江小警花繼承豪門幼崽後 我靠線人系統在刑偵文里當熱心市民 嬌養首輔 穿書七零:文工團來了個大美人 暴君虐我?轉身勾搭權宦奪他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