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三四天,沒等李小囡透口氣,第三份透明薄竹紙又到了。
李小囡埋頭整理了一天,直到太陽西落,李小囡站到窗前,擰來扭去的活動著脖子肩膀,想著那些帳目牽涉的數額,唉,真真正正的金山銀海!
李小囡轉個身,走到花廳門口,看著一左一右站著的兩個小廝問道:「世子爺過來看這些嗎?什麼時候過來?」
「回姑娘,世子爺和太子爺一回來就先到這裡。太子爺吩咐過,姑娘不召喚,不許小的兩個踏過門檻,姑娘不在時,不許任何人踏入門檻。」左邊的小廝垂手答道。
李小囡噢了一聲,轉身回去,拿過張熟宣,想了想,從長案另一頭的筆架上挑了枝細巧的羊毫筆,挪過硯墨,研了墨,寫了幾行字,看著墨幹了,折了兩折,用鎮紙壓在了帳冊上面。
顧硯陪侍著太子回到別業時,夜幕已經垂落下來。
兩人一後一前進了花廳,太子挪開帳冊上的鎮紙,看著那張隨便折了兩折的熟宣上寫著的世子親啟四個字,捏起來遞給顧硯。
顧硯展開,一目十行掃過,將紙遞給太子,笑道:「她擔心牛車前。」
太子接過,看了眼,笑道:「這筆簪花小楷確實很不錯,抄書夠用了。」
將幾行字看完,太子笑道:「這是她的推測,還是你跟她提過?」
「沒提過,牛車前被挑過去整理總帳這事兒,我也沒想到。」顧硯笑道。
「她說這些帳要五六個帳房才能做得了,楊啟山審出來,說一共七個人?」太子將那張紙遞給顧硯。
「嗯,拿住五個了。」顧硯頓了頓,看向太子道:「要不,把最近半年點檢所的帳目拿給她看看?
「牛車前藉口有擇床的毛病,換了床得一個月睡不好,他們這才讓他回去睡覺,除了睡覺,別的時候都在絲綢行那間帳房裡,我一直擔心他們在絲綢行里動手,那裡沒辦法多放人手,要是能知道什麼時候牛車前什麼時候做完帳,就好辦多了。
「他們要動手,肯定是在做完帳之後,一天兩天的功夫,再怎麼也能盯住了。」
「嗯。」太子點頭,「你打算什麼時候收網?」
「等這些帳對出來,楊啟山那邊押送過來的幾個帳房也該到了,先把絲綢行這一網收上來。最好在他們動手除掉牛車前之前。」顧硯笑道。
「嗯,差不多該收網了,趕緊把銀子找回來,拿給他們用,省得他天天念咒一般跟我念叨,真是讓人頭痛。」太子一臉無奈的指了指站在花廳外燈籠下的文彬。
顧硯失笑。
………………………………
隔天早上,長案多了份顧硯的回信,以及靠長案放著的一個半人高的大箱子。
李小囡打開箱子,看著箱子裡滿滿當當的帳冊,抽了口涼氣。
她可真會給自己找麻煩啊!
李小囡把往別業去的時辰往前提了兩刻鐘,天不亮就坐車趕往王府別業,天黑了再從別業出來。
忙了半個多月,這一天又收到一卷數符,核對好一張透明竹紙,李小囡再次給顧硯留了張字條。
牛車前已經核對到半年前的帳目了。
第182章 大宴賓客
太子爺駐蹕平江城,四處巡查了將近一個月,看起來頗為滿意,準備借睿親王府別業,賜宴平江府和臨海鎮九品及以上的官員及眷屬。
太子爺一句話吩咐下去,整個別業立刻緊張忙碌的簡直要沸騰起來。
這場賜宴,太子爺就是張嘴吩咐了一句,這從頭到尾的活兒,就全在別業諸人身上了。
別的不說,就一個九品及以上官員和眷屬,這個九品,退養在家的算不算?像絲綢行等官行會長這樣的虛銜算不算?封贈的虛職呢?這得請示下,可請示下之前,先得列好清單,在職的的多少人,退養在家的有哪些人,哪些人有哪些特殊情況。
還有眷屬,該怎麼算?肯定有不少人家想把閨女帶過來,畢竟,他們家世子爺還沒定親呢,太子爺也只有一位正妃,萬一呢,對吧?
要是許帶閨女,那母親妹妹行不行?
別業總管事洪伯忙得頭大如斗。
尉學政的媳婦符太太接到顧硯一封手書,連行李都沒帶,立刻就帶著兩個小閨女先啟程趕往平江別業,一群管事婆子留在後面急急忙忙收拾好行李,天都黑了,掛起燈籠裝好箱籠,趕緊啟錨,緊隨其後趕往平江城。=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