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1 / 2)

「真沒人看?」李小囡晃著手裡的信。

晚晴給了李小囡一個白眼。

「把火漆給我用用。」李小囡示意晚晴。

「你有印信?」晚晴遞上火漆。

「用你的。」李小囡學著晚晴,湊油燈上烤化火漆,將信封捲起滴了兩滴,借了晚晴的印信壓上。

送信的長隨當天晚上就啟程趕往太子行轅,第二天一大清早,李小囡一行人繼續南下,查看打聽當地織坊情況,往牙行留話收織工。

………………………………

收到晚晴第三封稟報時,顧硯陪侍著太子,已經離開杭城,進入到明州境內。

顧硯將晚晴那封信遞給太子,在最後一行上點了點。

短短兩三行信,太子一眼就掃完了,看著最後那句有多少織工就收多少,太子失笑出聲,「她精通術數,這肯定不是不會算帳,她有多少銀子?敢放出這樣的話。」

「她小心眼多得很,這是斷定織坊不捨得往外放織工。」顧硯笑道。

「江南絲綢行在行織坊名下織工有十餘萬,就算放出十分之一,也不是小數目。」太子提醒道。

「先看她怎麼應對。」顧硯笑道。

「她應對不了,還有你呢。」太子拍了拍顧硯,沖他眨了眨眼。

顧硯笑著點頭。

收到晚晴頭一封信,他就跟周沈年議過,江南絲綢行在行織坊幾乎同行停工,這必定是由上而下發動起來的,這個上,十有八九是從建樂城伸過來的手。

要是這樣,停工不過是個開端,織工不是大事,晚秋蠶才是頭一關。

他本來打算等晚秋蠶收上來之後再動手,可太子的行程沒法再拖。

除了晚秋蠶,江南織坊要是停工久了,出海的絲綢就要斷貨……

可他只要退後一步,之後,必定是一步一步往後退,一直退到這場清理分崩離析,之後,海稅司和江南的腐壞必定變本加利,從此不可收拾。

從前那一回,他蠻橫妄為,被人彈劾禍國殃民,也沒算說錯。

………………………………

平江城東一座幽深宅院裡,朱老太爺面色有些青黃,靠坐在一張寬大禪椅上,旁邊一個中年人眼窩微陷,雙手扶在膝上,欠身往前,低低說著各地織坊停工情況,以及,從嘉興縣起,一路往南延伸的收織工的話兒。

「李家這個李小囡,跟那位世子爺到底是什麼交情?」朱老太爺擰眉問道。

「剛聽說這個李小囡,大哥就問過何掌柜,何掌柜說是世子爺的朋友,府學一帶打聽到的信兒,說李小囡精通格致,特別是術數,說世子爺向她請教過術數之學。

「市井裡傳說最多的,是說她是世子爺的野寵,大哥說這是不經之談。」中年人低低答道。

「確實是不經之談,世子爺真要是愛戀美色,早就收到身邊了。她長得怎麼樣?」朱老太爺又問了句。

「靈秀甜美,如春花一般。」中年人答道。

他前一陣子剛剛找機會仔細看過一回。

朱老太爺低低嗯了一聲,「她既然放話收織工,世子爺那頭必定有響應之策,用官府壓咱們,逼著咱們不管停不停工,都得養著織工,要是不養,就要逼著咱們轉賣。」

「嗯,讓織工們去官府鬧一鬧恐怕不行了。」中年人嘆氣道。

「你竟然有這個打算?蠢!」朱老太爺不客氣的罵了一句,「讓織坊放些學徒和蠢笨之人到牙行,放給他們,讓他們買!

「記著,能理線上線的織工,一個都不許放出去,熟手也不許放出去,但凡能獨領一張機的都不許放出去。」

「要不就別放了,都是有身契的,也就是吃口閒飯而已,哪家織坊都養得起。」中年人皺眉道。

「蠢!」朱老太爺橫了中年人一眼,「這不是為了養不養得起,這是為了消耗他們的銀錢!你只管照我的說去做!」

「原來是這樣!兒子懂了。」中年人恍然大悟,趕緊點頭。

第212章 道具晴

李小囡一行人行程緊湊,從越州到杭州,再要趕往明州時,嘉興的牙行遞到平江城的信兒轉到了李小囡手裡,嘉興的織坊往牙行托轉了一批織工要脫手。

李小囡立刻掉頭趕往緊挨著嘉興縣的秀州華亭縣。

晚晴很納悶,嘉興的牙行里有織工,怎麼去了華亭縣?

李小囡笑眯眯讓晚晴猜,晚晴乾脆利落的拒絕了,她心眼少,猜不著。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李小囡給自己倒了杯茶。

「從來沒聽說過這個俗話,這不是俗話說,這是阿囡說!」晚晴不客氣的打斷了李小囡的話。

「你家世子爺覺得這話很有道理。」李小囡笑眯眯堵了句。

最新小说: 末世女在六零肉聯廠 認祖歸宗後前夫火葬場了 汴京市井日常 穿越成細作被嬴政偏執愛 貴妃娘娘榮寵不衰 香江小警花繼承豪門幼崽後 我靠線人系統在刑偵文里當熱心市民 嬌養首輔 穿書七零:文工團來了個大美人 暴君虐我?轉身勾搭權宦奪他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