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阿爹是木工,手可巧了,織坊里的木作活兒,沒有他不會的,他手可巧了,你看,這是阿爹給我做的香膏盒子。
「我阿娘雖然手殘了,可我阿娘可聰明了,織坊里的活兒她道道都會,阿娘像我這麼大的時候,原本是要挑了做挽花工的,後來壓斷了手,不是不是!不是斷了手,手沒斷,就是這兩個手指頭沒有了。
「我阿娘識字,沒有她不認識的字。沒人教她,她自己學的,我也識字,我阿娘教我的。
「還有我外婆,我外婆年紀大了,可她年青的時候是織坊里最好的挽花工。
「姑娘!」巧織期待而緊張的看著李小囡。
「你們一家四口?還有別的人嗎?」李小囡凝神聽完,笑問道。
「沒有了。」
「好,咱們和牙行約了明天一早看人,明天咱們一起去,免得二堂叔挑錯了人。」李小囡笑道。
巧織不停的眨著眼,姑娘答應的太容易太快了,她覺得她聽錯了,或者,姑娘這是玩笑話吧?
「怎麼啦?」李小囡抬手在巧織眼前揮了下。
「姑娘沒騙我吧?二爺要是挑不中怎麼辦?」巧織壓低聲音,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我問你,你阿爹手藝那麼好,你阿娘你外婆都是挽花工,織坊怎麼肯放她們出來?
「上一回他們瑞福坊、祥雲坊什麼的放出來的人,都是從學徒里挑差的,這一回不一樣了?」李小囡挨近巧織,壓低聲音問道。
「我外婆講這一回也是挑不中用的。」巧織也壓低聲音,「是我外婆到馬管事家鬧了一回,說要是不把我們一家放出去,我們一家就死在馬管事家。
「就放出來了!
「對了,他們給我阿爹改了名兒,叫王大貴了,說是六爺賜的名兒,還把我外婆……」
巧織的話戛然止住,看著李小囡,眨了眨眼,唉了一聲。
「還是說了吧,我外婆今年六十,他們改成了五十,還讓我阿娘把手包好,不要讓你們看到。」
「真是噢,我又不計較這些。那這一趟放出來多少人啊?其它人怎麼樣?」李小囡又摸出兩塊獅子糖,給了巧織一塊,自己吃一塊。
「一共十個,你猜我怎麼知道的?」巧織咬著糖,笑的眯起了眼。
「她們去找你打聽了?」李小囡笑道。
「不是!他們都是藏著掖著挑人,不許往外講的。
「是馬管事到我家講的,說什麼一共才十個人,他好不容易才把我們家三口人塞進去什麼的。」巧織撇了撇嘴,「我不知道都有誰。」
「明天就知道了。」李小囡笑道。
第216章 合
瑞福坊的十個人排成一隊,跟在祥雲坊的隊伍後面,進了牙行院子。
巧織一家三口走在隊伍中間。
巧織阿娘在最前面,用盡全力梗住脖子,控制著自己想往後看一眼的衝動。
巧織外婆跟在女兒身後,緊緊抿著嘴,同樣的用盡全力,讓自己在沒有拐杖的支撐下,儘可能顯得步履輕鬆。
王缺西跟在巧織外婆後面,微微垂頭,緊盯著巧織外婆微微顫抖的兩條腿。
巧織阿娘交待過他,萬一外婆支撐不住,他得趕緊扶住外婆。
巧織垂手站在李小囡身後,目光飛快的掠過依次進來的織工們,目光落在阿娘身上,兩條腿在自己意識到之前就抬了起來。
緊挨她站著的冬梅一把揪住了她。
巧織落回腳,感激的看了眼冬梅。
「來了嗎?」李小囡回頭問巧織。
「來了來了!第四個就是我阿娘,後面是外婆和我阿爹。」巧織連人帶聲音都在發抖。
「把那三個先挑過來。」李小囡拍了拍王雨亭。
王雨亭回過頭,沖巧織眨了下眼,幾步過去,和李文儒低低說了幾句,李文儒點了點巧織一家三口。
牙人取下別在三人肩上的號牌,示意三人站過去。
巧織阿娘緊緊抿著嘴唇,步履僵硬,巧織外婆跟在巧織阿娘身後,抖著腿,卻沒能抬起腳。
王雨亭上前一步,架住了巧織外婆的胳膊,將她從隊伍中拖出來。
「去給你外婆拎把椅子。」李小囡沒回頭,用手背拍了拍巧織。
巧織動作快極了,拎了把小竹椅過來,原地轉了一圈,伸頭問李小囡,「放哪裡?」
李小囡點了點自己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