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想起了聖祖爺,削三藩,收復寶島,兩次逐退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確保邊境安寧。三征噶爾丹,編寫《康熙字典》。
這哪一樣不能被稱為大帝?
【何為名將?】
【倒退二十年,大明朝名將如雲。】
【朱元璋外甥李文忠善用奇謀,遇強則強,在塞外追著蒙古鐵騎打。】
「什麼!」忽必烈拍案而起:「追著蒙古鐵騎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明朝,朱元璋李文忠……來人!」
忽必烈下令全國抓捕這兩人。
真金欲言又止:「父汗,這明朝不知是多少年後的王朝了,這兩人可能還沒出生……」
「……」忽必烈也明白,但就是看不得那句追著蒙古鐵騎打的話,他堂堂大蒙古的鐵騎,怎麼可能被人追著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只有他追著別人打的份!
正認真觀看天幕的李文忠猝不及防被天幕誇了個天花亂墜,一時間拼命壓抑著瘋狂上揚的嘴角。
周圍的人紛紛恭喜,李文忠急忙謙虛不敢不敢。
文官們頓時酸了,雖然打仗的武將是很重要,但是他們文臣也很重要啊,天幕怎麼不夸下文臣?
朱元璋點頭:沒錯!思本就是名將!
曹國公府,李景隆激動地拉著祖母曹國長公主的手:「祖母你看到沒有?後世都在讚揚父親呢!」
長公主笑道:「別激動,你看你一頭的汗。」
李景隆仰慕地看著天幕:「我以後也要當像父親那樣的將軍!」
「好好!那你可要好好練武呀。」長公主笑眯眯地看著孫子。
「嗯!我會的!」李景隆雙手叉腰,一臉的稚氣與張揚。
【常遇春勇猛無畏,動如雷電,衝鋒陷陣,所向披靡。】
【徐達更是思慮極深,謀勇雙絕。】
徐達、常遇春兩人頓時紅光滿面,誰不想名垂千古呢!如今是再無遺憾了!
【除此之外,馮勝、藍玉、傅友德等人也個個是狠角色。】
馮勝、藍玉、傅友德:「……」
怎麼輪到他了就和其他人一起了呢?
夸都誇了,就不能展開說一說嗎?
其他武將:「……」
你們至少還有個名字,怎麼我們都不配有名字嗎!
憑什麼啊!
不去看武將們的得意,朱元璋繼續看天幕。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名將呢?】
一句話讓是或不是名將的人,或想成為名將的人都屏住呼吸,睜大了眼睛。
【一、理論知識。二、實戰經驗。三、冷酷。四、理智,不被情緒左右。五、判斷。六、運氣,堅強。】
【再看朱棣,朱元璋重視教育,朱棣七歲開始和兄弟們接受軍事訓練,理論不缺。】
【二十歲開始鎮守北平,動不動就拿蒙古人練兵,實戰經驗豐富。】
忽必烈又破防了!什麼叫拿蒙古人來練兵?我大蒙古的鐵騎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軟弱可欺?
永樂大帝是吧,殺不到你我還殺不到你祖宗嗎!
你等著!
第35章 虎父偏有犬子
朱元璋默不作聲,只是冷靜地看著天幕。
朱標看看他,又看看難掩激動的弟弟,心中不是滋味。
【殺張昺謝貴,夠冷酷。】
【為避險,能裝瘋賣傻,忍辱負重,夠理智。】
【將軍掌握著無數士兵的生命,需要從那變幻莫測的世界中發現其中的奧妙,並就此做出正確的判斷。】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堅強,為何是堅強?】
【能夠從失敗中爬起來,去挑戰那個多次戰勝你的人,這叫堅強。】
【當具備以上條件之後,成為真正的名將,還有一點是必須要具備的,就是運氣,就是得活著!】
【活下來打贏一場勝仗的人,那才是名將。】
【判斷、運氣、堅強,朱棣用戰爭給出了回答。】
「呼——」眾武將悄悄地呼出一口氣,看來以上條件燕王都做到了。
難怪建文帝不是對手。
朱元璋看向小朱棣,百感交集:這是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將來是名垂千古的永樂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