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寧擺了擺手:「不了,不了。等你開了工廠,生產出來再送我一台吧?」
「一定,一定。真的很感謝你今天的建議。一家彩電生產廠,起碼得要一個多億美金的投入,可一家電風扇廠、一家收音機廠,百來萬港幣就能開起來。市場總額差不多,從利潤率來看,甚至更高。這是個很不錯的項目。就憑這個建議,我得給你1%的乾股。」喬君賢認真地說道。
岳寧笑著搖頭拒絕:「別啊!大不了你們有新產品,都拿給我試用就行,乾股我可不敢要,你也不能隨便給吧?」
「你們在聊什麼呢?」這時,陳主任的聲音傳來。
岳寧抬頭一看,爺爺和陳主任正準備下樓。陳主任說道:「我們看時間差不多了,就想著下樓等你們一起去吃晚飯。」
陳主任看向岳寧,問道:「小岳,吃飯你最有研究,咱們是去吃陝菜,還是就來一碗羊肉泡饃?」
「吃羊肉泡饃,要吃最正宗的那種。」
第19章 吃羊肉泡饃
喬君賢聽著岳寧指揮掰饃,什麼一掰、二撕、三掐、四抖的,他沒太鬧明白,來吃飯怎麼還要先掰饃,而且還得一點一點細細地掰?
「這不等於是我要去寶華樓吃拆魚羹,還得自己拆魚嗎?」喬君賢一邊掰著饃一邊說道。
岳寧看向陳主任,說:「陳主任!這要是拍張照片,以後掛在這家店裡,讓人知道,這羊肉泡饃,最是人人平等,就算是資本家的少爺來了,也得自己掰饃。」
陳主任忍不住笑出聲來:「小岳,你剛才決定吃羊肉泡饃的時候,就沒安好心吧?」
「主任,您這話說的。選代表勞動人民的食物,還被您說沒安好心?當然,我是有想法,掰饃這個過程,可以聊天談事情。主要是下午我跟喬先生逛了商場之後,有太多疑惑,想請教您。」岳寧問喬君賢,「喬先生,你說是不是?」
「是。陳先生,下午我去了一趟百貨公司……」喬君賢說起自己的見聞,大概講完後,他接著說,「岳小姐說,國內不可能馬上開放彩電和雪櫃這些產業,而且以彩電和雪櫃為主的家電行業,技術要求高,投資資金也大,她建議我可以做收音機、電風扇之類的小家電,還可以去剛剛成立的蛇口工業區投資建廠。您從事招商引資工作,我想聽聽您的意見。」
陳主任驚訝地看向正在翻找還有沒有大塊饃沒掰碎的岳寧:「小岳,你怎麼知道國家不會開放彩電、冰箱行業,又怎麼知道蛇口工業區的?」
「剛才跟喬先生說了,國家肯定是抓大放小,會一步步來。蛇口工業區是聽廣播知道的,就蛇口才那麼點地方,我更相信國家要嘗試,不會一蹴而就。要招商引資,從地理位置就能看出要引哪裡的資,喬先生不正好合適嗎?」岳寧差不多掰完了,她站起身,低頭看著喬君賢,「掰細一點,要不然你吃不出羊肉泡饃的美味,黃豆大小剛剛好。」
喬君賢只好認命地繼續掰饃,岳寧見岳寶華也掰得差不多了,便把爺爺的碗也拿上,去窗口泡饃。
「確實是這樣,我們正在引進日本勝利公司的彩電生產線。彩電是個大市場,而且有技術含量。冰箱這塊,也在試製,都是四機部領導重點關注的事。但是你們說的電風扇、收音機之類的,就拿收音機來說,全國大大小小的無線電廠多如牛毛,有些工廠帳面上已經沒錢,連工資都發不出來,全靠國家撥款養活工人,電風扇行業也是如此。」
「既然多如牛毛,為什麼價格還這麼貴呢?」喬君賢不解,「無論是在港城,還是歐美市場,風扇也好,收音機也好,價格都遠低於內地。國內人工這麼便宜,而且需求這麼旺盛,『三轉一響』是城市新婚夫妻都想要的,為什麼有的廠連工資都發不出來?這不合常理。」
岳寧端著碗回來,剛好聽到這一段。她放下碗,給爺爺遞上一碗,自己拿起辣椒罐加辣椒油。
陳主任嘆了口氣:「確實有計劃、調配上的原因,但產能已經過剩,也是事實。你要開廠,我們歡迎還來不及,不過實情也要跟你說清楚。」
「技術沒問題,價格也高,市場也不缺,可工廠卻不賺錢?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喬君賢停下掰饃的手。
「喬先生,你想想,如果是自己做生意,材料不到位,客戶沒有,你會怎麼做?」
「想辦法買材料,找客戶。」
「這裡呢,就是找上級,要配額,要調撥。不過調撥過來,還是可能到不了,那就是上面的問題了。定價合理不合理,同樣是上面的問題,跟工廠里的工人無關,聽國家的安排就行。這樣的企業怎麼賺錢?如果你做,大概率材料成本和港城及東南亞的那些工廠差不多,而人工成本,咱們很有優勢。畢竟他們一千五港幣,我們才一百五港幣。」
陳主任嘆氣:「什麼叫計劃經濟?就是國家層層把計劃下放到下面,企業沒有自主權,上頭財政、勞動、物資等各個部門分別給企業運營提供所需素材。現在這個運轉不下去了,國家想用經濟規律解決,想把這些放到市場去,可計劃經濟實行了三十年,有強大的慣性,轉變過來需要時間。」
「這麼說我能理解,可對於人工成本的優勢,我沒什麼信心。窺一斑而知全豹,就看百貨公司和五金交電商店的男營業員,實在是……」喬君賢原本很興奮,現在心裡卻不確定了。
「對,這樣的情況不少。我在百貨公司看你和那個賣衣服的營業員講道理,雖然你贏了,但我知道這是普遍現象。買電風扇的那個營業員也是如此,他們都差不多。代表了這裡人對工作的整體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