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還吐得臉色慘白,這會兒就眉飛色舞了?
到了店門口,岳寧抬頭看了一眼那塊金字招牌。上輩子,這家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在市場都在比拼質量、創新和服務的時候,三年內虧損了七個億。那時的她也不免為其感到遺憾,畢竟兒時那一口脆皮烤鴨帶來的驚艷,仍留在她的腦海中。
為了做出那一口脆皮的味道,她反覆試驗,推出了那款玻璃皮燒鴨。
陳主任作為東道主點了菜,一隻烤鴨,外加四個菜。
岳寶華做燒臘,在港城頗有名氣。他還真沒想過要去研究北京烤鴨的特點並改進廣式燒鴨,在他看來,那樣做簡直是欺師滅祖。
當然,兒子這麼教寧寧是出於無奈,卻也體現出兒子懂得變通。
這個年代,沒有廚師推著烤鴨現場片皮,而是服務員端著餐盤上菜。看到盤中那焦糖色、晶瑩油潤的鴨胸皮,就知道這塊金字招牌的含金量。
服務員介紹道:「這份鴨皮,您可以蘸著白糖吃。」
岳寧夾起一片鴨皮直接放入口中,岳寶華也跟著夾了一片鴨皮。牙齒咬下,鴨皮斷裂,油脂爆出,香氣在口中四溢,那酥脆、油潤、濃香的味道,實在美妙。
「太酥太脆了,簡直入口即化!真絕了!」
上菜的服務員聽岳寧這麼說,臉上露出驕傲的神情:「小同志,你這隻鴨子可是由祖孫三代都做鴨子的老師傅烤制的,當然絕啦。您還是得試試蘸著白糖吃。」
岳寧聽從服務員的建議,將鴨皮蘸了白糖後塞進嘴裡。服務員看著她問道:「味道怎麼樣?」
「酥香、油潤和甜蜜交織在一起,非常好吃。」岳寧回答道。
等服務員走後,岳寧小聲說:「我們家也是祖孫三代做鴨子的。爺爺,您說是不是?」
岳寶華還在品味著鴨皮的味道,喬君賢倒是先笑了出來。岳寧給他包了個卷餅,放在他的盤子裡:「大哥,你笑點別這麼低,快吃烤鴨。」
吃過飯後,陳主任把他們送到賓館,他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陳先生,謝謝您!一路辛苦您了。」岳寶華握住陳主任的手說道。
「哪裡的話?有小岳在,這一路特別有意思。」陳主任笑著看向岳寧,「還真有點捨不得呢。」
岳寧笑嘻嘻地說:「陳主任,等您來港城,我們爺孫倆親手給您做菜。」
「我記住啦。小丫頭!」
喬君賢和陳主任握手:「我就不說那些道別的話了,以後我們接觸的機會還多著呢。」
「是,應該很快就會再見面的!」
和陳主任揮手告別後,三人一起等電梯。岳寧興奮地和岳寶華討論著如何推出新菜品。
「我能插句話嗎?」喬君賢打斷了他們的討論。
祖孫倆這才意識到只顧著自己討論,冷落了喬君賢。喬君賢雖說要去西北重走喬老闆當年的路,但實際上他是陪著岳寶華去接岳寧回來的。
「二少,不好意思!我們倆聊得太投入了。」
「華叔,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想站在食客的角度,說說今天吃的烤鴨。」喬君賢拉著行李箱走進電梯,伸手擋住電梯門,等祖孫倆進來後繼續說道,「烤鴨確實好吃,但我還是更喜歡華叔做的燒鵝,連皮帶肉,還能啃骨頭。燒鵝的皮雖然沒有烤鴨皮這麼脆,但香味濃郁,最主要的是肉質鮮咸。這個鴨胸皮剛開始吃覺得油潤,可吃多了就會覺得膩。就像日本和牛、法國鵝肝,第一口覺得很好吃,吃兩口就沒什麼胃口了。帶一點肉的鴨皮,如果蘸醬卷餅吃,甜麵醬的味道會太濃;但如果不蘸醬,單吃烤鴨肉的話,又覺得淡而無味。」
喬君賢的這番話,讓岳寶華陷入了沉默。剛才岳寧說烤鴨特點的時候,他一直順著岳寧的思路。可港城的人大多是從外鄉來的,且以廣府人為主,口味偏向南方,北方的口味到了南方,真的能被接受嗎?
看出爺爺的猶豫,岳寧微微一笑。她上輩子推出的那款玻璃脆皮燒鴨,在各大平台上引發了不少爭議。北京烤鴨派、南京烤鴨派和廣東燒鴨派的那些美食博主,都罵她做出來的是個四不像。
他們罵得越凶,卻不知道她為了做出這款鴨子,從廣東吃到南京,又從南京到巢湖,再從巢湖到北京,一路品嘗。在口味上經過無數次的調配,才做出了這款普適性強,又保留了傳統風味的燒鴨。
好不好,銷量說了算。他們吵得越厲害,反而給她帶來了更多的流量。
電梯門開了,三人走出電梯。岳寧對爺爺說:「爺爺,原本北京的烤鴨和南京的一樣,採用的是燜爐烤制。全聚德開創了掛爐烤法,是因為北京鴨比南京的麻鴨和水鴨更肥,用掛爐烤的話,水分和油脂會流失一部分,使得表皮口感酥脆。我的想法是把這種酥脆的表皮特點引入到燒鴨中,採用北京的烤法,結合廣東的醃製方法,這樣既不丟掉我們的傳統風味,又能有所創新。」=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