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2 / 2)

這條河鰻是她親手殺的,河鰻不能開膛破肚,要用筷子塞進河鰻肚子,把河鰻的內臟卷出來,這樣一段段河鰻里,才能塞上糖漬板油。

豬板油用白糖醃製,本是用來做蘇式糕點常用的原料。姑蘇的廚師用它來給這道黃燜河鰻增加風味。

本來喬爺爺和喬奶奶已經這個年紀了,河鰻本來就肉質豐腴,燒它也要豬油和菜油,再加糖豬油,實在不太健康。不過為了試著找回喬奶奶當年的一口甜蜜,岳寧不管了。

岳寧豬油和菜油潤了鍋,先煎了一大把的大蒜子,蔥姜爆香後,取出蔥姜,鰻段一塊塊豎里排在鍋底,頭尾在四周。

伴隨著油煎的滋啦聲,鰻魚腹圈裡的糖板油粒變得晶瑩剔透起來,帶著甜味的豬油,滋潤著鍋底,除了給鰻魚增添豬油香之外,還有那一絲絲焦糖的香甜。

「炒個糖色不行嗎?」阿忠問她。

「不行。炒糖色就不是黃燜了,是紅燒了。」岳寧解釋。

阿忠也搞不清楚,不還是要加醬油嗎?這個紅燒和黃燜到底有什麼大的差別,反正她說有差別就有差別吧!

岳寧加了調料和高湯,蓋上鍋蓋,開始燜河鰻。

她利用這個時間,炒了兩個菜。

再揭開河鰻鍋蓋,不知道是豬油還是河鰻本身的脂膏混合了大蒜的香氣散開。

「好香。」有點空閒的人,不禁過來看一眼。

「這道是正宗的蘇幫菜,濃油赤醬,甜潤可口,不過我們這邊的人未必吃得慣。你們想嘗嘗的話,收市後,我做一條給你們吃。」岳寧笑著說。

阿松想起他在北角的一家上海飯店吃過的紅燒肉:「那個甜,要甜死人的。」

岳寧把鰻段夾入瓷盤裡,排列好,頭尾各一端,鍋里汁水,撈掉大蒜子和蔥姜,略微再收一下,澆在鰻段上。

在姑蘇,白露之後才吃黃燜河鰻,這道菜用菊花裝飾,濃油赤醬的河鰻撒上絲絲縷縷的菊花瓣,也算是合了一個「黃」字。

岳寧手裡拿著菊花正在裝飾。邊上阿明看著菜說:「你們昨晚有沒有看電視啊?那個陸進勇,上次在大球場那麼說寧寧,寧寧對他還很客氣。他沒完沒了,昨天又在電視裡,展示他做的菜,說做菜要有做藝術品的耐心。他就用醬料抹一下,配菜配了一下也好叫藝術品?那寧寧的擺盤豈不是可以放在大英博物館當收藏品了。」

「肯定進不了大英博物館,現在又不是慈禧老佛爺的年代。」岳寧說。

「跟老佛爺有什麼關係?」阿明問。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大多是怎麼來的?」岳寧停下手,「上菜!」

第55章 菜做得太好了

喬家一家子正在吃飯,涼菜拼盤形式是老蘇州的兩葷夾一素,裡面的菜品,一半是蘇式做法,一半是廣式做法。

喬老太太對這個熏魚讚不絕口:「如今的那個熏魚,單單放在油里炸酥,也好意思叫熏魚的?」

喬啟明也是吃出了老底子的味道。

上輩子岳寧正在上海讀書的時候,吃到上海熏魚,她一直不明白,在油里炸熟的魚,為什麼要叫熏魚?明明另外一個名稱爆魚更加合適嗎?

她查閱資料之後,才得知,一開始熏魚是真的熏制的,用礱糠,用果木,乃至用茶葉和大米,煙燻之後再炸,再投進醬汁里入味。

剛好大學閨蜜來粵城玩,她就試著用民國的方法,茶葉熏過的草魚塊做熏魚,閨蜜一吃頓覺驚艷。

這道古法熏魚後來在上海寧宴推出,也成了招牌。她自己也介紹了還原這道菜的經過,順帶給寧宴再貼一層,創新也不忘本,用心做菜的標籤。

不過那時候,已經難覓在民國吃過這道菜的老饕了,到底有沒有傳承那個風味,岳寧也不知道。

老夫妻倆偏愛這道甜嘰嘰的熏魚,他們兒孫還是喜歡那一塊表皮鬆脆,肥肉柔潤,瘦肉甘香的燒肉,這塊肉里有玫瑰露和酒釀的雙重清甜,但是又不像熏魚甜味那麼重。

這時侍應生端著黃燜河鰻進來,菜上桌:「本店寧小廚的古法黃燜河鰻,請慢用。」

喬君賢把菜轉到奶奶面前:「奶奶,寧寧說未必能燒出您記憶里的味道,畢竟那是您和爺爺第一次見面,有特殊的味道在裡面。她遵循蘇幫菜的做法,盡力還原了。」

喬老太太看向老頭子,再看喬君賢:「弟啊!你爺爺整天瞎說,你怎麼也把這個當真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小哭包被暴躁竹马捡走后 被分手后,乖绵羊爆改狼崽玩强爱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