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寧見是一個三十左右的年輕男子,他笑得坦然:「岳小姐好啊!」
「好啊!我可沒說。既然你這麼說了,那我也說,咱們潮汕鵝肝絕對不比法國鵝肝差。」岳寧走了過去,到正在煎的鵝肝那裡。
「我看新聞了,你確實沒說。要不然我就不是這麼說了,直接砸你們展台了。」這個年輕男子倒是實誠。
岳寧笑看著他:「滑頭。」
「商業營銷嗎?」
一個小姑娘正切鵝肝,煎鵝肝,見到岳寧過來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岳寧好像頗有興趣地低頭看鵝肝,她說:「好肝!」
她沒生氣,還誇了,那個男子走過來,自己動手從鍋里盛一塊:「岳小姐,嘗一塊?」
岳寧抬起頭,看著他:「好肝,煎壞了。」
「啊?」
岳寧搓手:「看見好東西,手癢了,我剛才看見有好多配料,我去買點配料,我來煎?」
這個男子喜出望外:「好啊!」
她說:「你到我們展台,幫我去叫周宣雄老先生過來,就說請他吃法國鵝肝。」
這個男子興奮地說:「好,我馬上去。」
他們這裡就是歐美展台了,東西還真不少,反正有什麼,就做什麼吧?記者和觀眾跟著她,她一邊挑一邊解說,最後她找了義大利黑醋,一瓶濃縮雞湯汁,再來一個蘋果。
岳寧去洗了手,把蘋果也洗了。
回了這家進口食品展台,她說:「我今天是粵省農產品進出口公司的人,絕對沒收這家的出場費,單純就是手癢了,嘴巴也饞了。」
「出場費後補。」那個男子帶著周老爺子過來。
岳寧讓那個小姑娘讓開,她拿起一塊鵝肝,放在案板上:「既然來了法國鵝肝的展台,那我就補充幾句。三四千年前,埃及人發現遷徙的大雁在過冬之前,會猛吃,那段時間的肝特別肥美。後來羅馬人為了得到更肥的鵝肝,開始人工育肥,凱撒大帝就是鵝肝的愛好者,歐洲一直有吃鵝肝的傳統,直到路易十五愛吃鵝肝,鵝肝在法餐中才有了今日的地位。人們為了追求更加肥美的鵝肝,用機器給鵝灌飼料,普通鵝育肥時期一天吃一公斤,機器就給鵝灌三四公斤,得到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塊鵝肝。」
她拿起切刀,用紙抹乾淨刀兩邊粘連的鵝肝醬,把刀放在通紅的電爐上烤,烤熱了刀再去切鵝肝,鵝肝切出來光滑整潔,她向大家展示:「這樣切出來是不是很漂亮?」
岳寧切了三片鵝肝,她又給這幾片鵝肝劃了斜紋花刀:「花刀,是為了表面焦層更加完美。」
岳寧拿起鹽瓶,給劃了花刀的鵝肝撒鹽:「給它一點底味。」
醃製好了鵝肝,她又把蘋果切了薄片放在邊上,拿起鍋子開始煎鵝肝:「這也是快速找到材料。平時在家,會有更多的製作辦法。」
隨著鍋子升溫,鵝肝的香味飄出。
鵝肝極嫩,這個電絲圈加熱的爐子沒辦法調節溫度,她只能上下移動鍋子,來控制溫度。
岳寧終於把鵝肝煎到了她想要的成熟度,她取出鵝肝挪到盤裡:「跟牛排一樣,醒一下,我們煎蘋果。」
觀眾在電視裡看見過岳寧猛火顛勺的那種猛烈的煙火氣,現在她在做西餐,她就變成了法餐大廚那種端著的味道。
岳寧用鍋里的鵝肝油煎了蘋果片,配在鵝肝旁邊。
她打開了濃縮雞汁的瓶子,用牙籤沾了一點,嘗了嘗:「還行,家裡可以自己調製濃縮雞湯汁,會更好一些。」
煎過蘋果的鵝肝油本身香氣很濃郁了,這會兒黑醋的酸香進入,讓人味蕾頓開,岳寧調好了醬汁,用勺子在瓷盤裡劃出弧度。
岳寧放下鍋子,對著周老爺子說:「周爺爺,高品質的香煎鵝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