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有這個說法,陸大廚認為蘿蔔絲經過蒸曬之後,蘿蔔的風味過重了。所以陸大廚用味淡的冬瓜做。他在上一屆比賽中用冬瓜絲做了素燕窩,他認為還是有缺點,冬瓜沒有經過蒸曬,水分過多,冬瓜味道沖淡了高湯的味道。寧寧建議我們把冬瓜絲放進冰箱冷凍,冷凍之後冬瓜里的水分結成冰晶,再化開,就能得到多孔的冬瓜絲。原理可能跟東北的凍豆腐有點像,就能吸收更多高湯,還保持新鮮冬瓜的味道。」
等冬瓜絲吸了大部分湯汁之後,陳錦瑩再拌入澱粉,把冬瓜絲放入蒸箱去蒸。
十來分鐘後,這冬瓜絲果然如燕窩一般晶瑩剔透,她取帶蓋湯碗,將冬瓜絲鋪在底部,用火腿、雞蛋皮、牛肉,紅蘿蔔,帝王蟹腿肉和黃瓜切成的絲依次碼在冬瓜絲上面,蓋住冬瓜絲。
最上面陳錦瑩用雞蛋皮做了一朵黃花紅蕊的牡丹花。
吳志海已經燒開了高湯,他過來將高湯緩緩倒入湯碗裡,陳錦瑩說:「這道菜聽我二哥說,曾經被用來招待加拿大總理。」
張大廚那裡沒那麼精彩,只是把灶台上的火給關了,但是揭開鍋蓋的一瞬間,屏幕里立刻有觀眾叫起來:「好香啊!」
他用勺子撇去鍋里的油脂,直接舉手:「南京文武鴨湯,上菜。」
鏡頭對準湯鍋,一鍋湯里半隻白鴨,半隻烤鴨。
「論吃鴨子,南京人並不比北京人差,甚至更喜歡吃。」楊裕合介紹,「南京的烤鴨向北,成了北京的烤鴨,向南成了廣式燒鴨。北京的鴨架湯,用猛火燉煮,用烤鴨鴨架燉出乳白的濃湯,文武鴨湯則是新鮮的鴨子和烤鴨,寓意白臉文官,紅臉武官,用小火慢燉四個小時,燉出一鍋鴨湯來。」電視裡評委介紹。
這道菜,陳錦瑩的洛陽燕菜工序複雜,而且調味也更勝一籌,分數進一步拉開,陳錦瑩已經鎖定本屆廚王。
但是最後一道主食,兩家依舊用心,上海錦華做了常熟蕈油麵,這碗面本就有素中之王的稱號,陳錦瑩做了一份海腸撈飯,張大廚吃的時候,連連叫:「鮮掉眉毛了。」
這場收官之戰就在一葷一素的鮮美滋味中結束。
當金色的廚王獎盃遞到陳錦瑩手中時,她的指尖微微顫抖。
她舉起獎盃,看向岳寧聲音:「感謝寧寧,也謝謝寶華樓的每一位夥伴,來寶華樓交流的的同行們。還有遠在台灣……」
她提起台灣,陳德祥心驟然收緊,只見屏幕里的陳錦瑩說:「我的媽媽,是她鼓勵我一定要學好本事。還有曾經和我一起共事的德祥大飯店的同仁們,以及我的食客們,我遠在北京的哥哥們。」
陳德祥臉色沉了下來:「是我教了她,是我一點一點教她做菜,她寧願感謝董家那三個小子,也不願意提我一句嗎?」
電視裡,陳錦瑩溫情綿綿地看向吳志海,把手伸給他,吳志海伸手牽住了她的手。
「我最想感謝的是,我的搭檔,我的男友吳志海先生。」
聽見這話,吳志海鼻頭髮酸,低下頭居然沒出息地掉下眼淚。
岳寧在台下猛烈地鼓掌,范秀琴大喊:「吳哥,求婚啊!」
眼見吳志海真要跪下,陳錦瑩連忙拉住說:「這是比賽現場。」
金先生說了一句結束語:「八珍不及匠心貴,萬味聚集創新鮮。希望《廚王大賽》在傳承與創新中越辦越好。」
陳德祥捏著輪椅扶手看完比賽,正式節目結束,正在播放節目組名單,電視台還放了一些花絮:
楊裕合跟金先生說:「現在算起來,連續三屆的廚王都在寶華樓。但是寧寧自己還沒正式參加過比賽,馬上新一屆《廚王大賽》就要開始了,我們是不是應該期待寧寧出場?」
岳寧拿過話筒:「楊叔,你不是好人。你就想著讓我出醜,看我輸掉比賽。」
「你要是參賽了,那肯定就沒什麼懸念了,廚王就是你的了。」金先生說。
「第一呢,我還在念書,不管我的廚藝如何,參加比賽肯定要耗費大量的精力,我實在抽不出時間訓練。第二呢,廚王比賽的初衷,是讓同行們多一個交流的舞台,下一屆寶華樓的人選已經定了。」岳寧轉頭看去,「陸永定大廚和何運邦大廚的愛徒,陸培德大廚的師妹范秀琴范大廚,還有她的搭檔,洋大廚尼古拉斯。大家都知道範大廚做菜隨心所欲,到時候看她的表現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