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飯的那位——」莫sir回憶,「是叫萍姨吧?她不和你們一起住嗎?」
「今天我休息,就沒讓她過來,沒想到突然有案子。」
莫振邦打趣道:「要怪就怪你這BB機,我走到哪跟到哪。」
其實一開始就說好了,萍姨是不住家的保姆。
最初在警校宿舍,空間太狹小了,舅舅和外甥女並排站著都轉不過身,因此每天在祝晴上班前,萍姨趕到,照顧孩子一整天,等到祝晴下班,她也就下班了,一直這麼來回跑。
但實際上,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即便在福利院,祝晴也不曾融入集體,始終獨來獨往,後來更是習慣了獨居生活。直到,生活中突然闖進來一個小舅舅,她適應了很久,不願意再多一個陌生人。
祝晴不想一再遷就退讓。
況且,她始終覺得原劇情中的小反派,不該再像以前那樣嬌生慣養。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應該學著自己做。
不過現在情況不同了。
新家足夠寬敞,她和萍姨也逐漸熟悉。也許隨著工作推進,像今天這樣的突發情況會越來越多,也是時候和萍姨商量,讓她偶爾留宿,以備不時之需。
中午廚房裡,舅甥倆手忙腳亂,溫馨的獨處時光卻非常珍貴。
只是工作同樣不能耽誤,祝晴打定主意,等考慮好住宿安排後,得和萍姨重新商量她的工作範圍了。
「中午和盛放研究煎牛排。」祝晴說,「就像過家家。」
莫sir失笑。
是小孩煎,還是她來煎?
看樣子,他們都搞不定。
「就在前面。」莫振邦指了指一棟公寓,「你在樓下等我,還是上來接?」
「我上去吧。」
莫sir家也在油麻地,繞過後巷上樓,囡囡像是算準爸爸這會兒會回來,歡天喜地地開門迎接。在自己家,囡囡沒這麼拘謹,看看祝晴,回頭喊「媽咪」。
盛放小朋友躺在囡囡家地板上,搭她的拼圖,盒子上寫著適齡八歲以上的拼圖,少爺仔搭得飛快,百無聊賴。聽見外甥女來接自己,他撐起小腦袋,剩下的拼圖也不拼完,「咻」一下朝晴仔飛奔。
舅甥倆走時,莫振邦的太太還不忘給祝晴塞一份資料。那是她一早拜託同事列印的幼稚園家長面試題,祝晴雙手接過道了謝,帶著小不點離開。
望著他們轉身的背影,呂綺雲不由感慨:「還這麼年輕,就要養小孩,很不容易。」
莫振邦搭著太太的肩膀,掌心收緊了些。
他想說,她也一樣,沒有做好照顧小朋友的準備,就和他一起把囡囡接回了家。
呂綺雲搖頭制止他,笑著說:「孩子都聽著呢,囡囡等我給她批改作業。」
身後的聲音,逐漸遠去。
祝晴和小舅舅下樓,如今房子買到好地段,他倆不用再搭小巴,散著步就能到家。
只是散步的時候,盛放又提起中午茶x餐廳里自己親手抓包的髒話時刻。
「檢討一下。」
祝晴:……
小時候從沒被管過,現在長大,居然多出一個小舅舅,對著她指指點點。
先不說那只是她複述死者女兒的話了,就算真的講粗口,那又怎麼了?
心裡想的是,她是大人。
但開口時,晴仔老老實實在小舅舅面前認慫。
這回他當然沒錯。
當晚輩的,得乖乖挨訓,不能狡辯。
小朋友在莫sir家吃過晚飯,舔了舔嘴角,回味著阿嫂做的肉片湯。
「盛放,你應該叫姨姨。」
「祝晴,你應該叫舅舅。」
Madam祝差點被氣笑,又是無法反駁。
這小孩上幼稚園之後,一定能進他們學校的辯論隊。
如今,祝晴和小朋友有了新的家。
他們打開門進房,開了燈,整間屋亮堂堂的,那袋薯片打開吃了一半,忘記用密封夾封上,小碎末掉在茶几上,那是生活溫馨的雛形。
盛放小朋友第一時間打開電視。
祝晴拿著面試題,在他身邊坐下,翻開看了看。
說好的要溫書,資料卻出了錯。
她念著題目:「接過東西,雙手說謝謝。」
「看懂顏色,和對應的形狀。」
「聽到『小嘴巴不講話』的指令,要立刻保持安靜。」
祝晴將面試題放到茶几上。
呂綺雲的同事列印錯了文檔,這不是家長面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