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雪琳從包里拿出一支錄音筆。
錄音筆的指示燈亮起,她滑動面板,點擊播放。
盛放一臉興致。
他早就想要一支錄音筆。
「方小姐,現在可以開始我們的採訪了嗎?
「開始吧。」
錄音筆里傳來方雅韻的聲音。
那是七八年前的採訪,面對媒體時,她略顯生澀,回答問題也不懂得圓滑世故,但就像葉雪琳說的,正是因為這份真實,才使得這段採訪更加自然可貴。
葉雪琳是莫sir太太的朋友,能幫得上忙的,就儘量幫。
除了這段採訪錄音外,她還帶了一些有關他們交響樂團其他成員的採訪。
「這是我同事剛整理好的稿子,新鮮出爐。」葉雪琳說,「他們團里大提琴家的採訪。」
「還沒有刊登過的嗎?」
「當然,獨家的,你是第一個讀者。」
葉雪琳已經轉到社會新聞版,這次過來,特地問娛樂組同事要了這篇稿子。
她將稿子遞給祝晴:「其實採訪這些藝術家,很受氣的。這個拉大提琴的,他自己要提樂團里的矛盾,我同事真問了,他又不高興。」
祝晴接過報導。
案發當日中午,祝晴為方雅韻做了詳細筆錄。
筆錄中,她提供自己的不在場證明。
周三清晨五點到六點,方雅韻在交響樂團參加排練。樂團在準備國際演出前,確實需要進行倒時差的適應性訓練,這本來是一個合理的解釋。可是現在,這篇尚未刊登的報導里,大提琴家暗戳戳地表達了對樂團里另外一位演出人員的不滿。他說當天早上,樂團里有人遲到整整一個小時,害得所有人都得等她。
排練時間是五點開始,如果有人遲到一個小時……
也就是六點才到。
與方頌聲的死亡時間高度重合。
祝晴立即問道:「這篇報導的具體採訪日期是哪一天?」
「應該是周三。」葉雪琳說,「因為最近娛樂版在做他們樂團的系列專訪。每周三都會固定採訪一名成員,按照流程,等到主編審過稿子,通常在下周一刊登,一般都是這樣。」
……
放放以為他們是出來吃西餐的。
但沒想到,他外甥女只是來x西餐廳借電話!
小孩站在晴仔身邊,肉乎乎小手轉著電話線玩,聽她向上級匯報工作。
「在周三上午五點到六點,方雅韻的時間證明根本就經不起推敲。」
「她遲到了一個小時,六點才到交響樂團。因為後續的排練,方雅韻沒有離場過,所以樂團成員也不會再特意提起這件事。」
「剛才《港華晨報》的記者葉雪琳幫我們問了娛樂版的同事,樂團里的大提琴家和方雅韻之前就有矛盾,對方認為被她搶了風頭,就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在採訪時表達不滿。」
方雅韻有一定的殺人動機,同時是她給方頌聲打電話約他一早去琴行,再加上不在場證明有一定的漏洞。
「莫sir。」祝晴說,「向那個大提琴家以及樂團其他成員核實完證詞,是不是就可以帶方雅韻來警署問話了?」
這個點,在外奔波的不僅僅只有祝晴一個人。
其他警員同樣沒有下班,一幫人去了北角,確認是否有其他位置的監控錄像拍到嫌疑人正臉。
莫振邦就是在北角那間老式公用電話亭給祝晴回的電話。
他沉吟片刻之後說道:「方雅韻的線索,我會安排其他人跟進。還記得上午會議上提到的安眠藥成分嗎?」
祝晴昨晚跑了一趟法醫科,就是為了這個檢測結果。
「記得,是境外流通的處方安眠藥。」
莫振邦:「重點查查李子瑤。」
李子瑤的養父母曾經做外貿生意,國內外來回跑。
雖然僅憑這一點就建立關聯,略顯牽強,但李子瑤給出的不在場證明實在是太完美,一環接一環,就像經過反覆推敲,天衣無縫。
莫振邦始終耿耿於懷。
「我翻過筆錄,李子瑤十幾歲時就認識現在的室友。你就從這條線入手,查她的童年經歷。」
那天,欣欣姐姐來家裡找祝晴。
她沒有提及十四歲被領養之後遇到了什麼,祝晴也沒有追問。
答案似乎已經很明朗。=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9_b/bjZLS.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