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繼續往御座奔去,在羽林衛回身追趕之前,席間又飛出兩枚人影,越過慌張的羽林衛,直奔他而去。眾人還未及看清,兩人已將那大漢制服在地。
定睛一看,原來是聶昭身邊的人,祁襄認得,正是恩齊與袁鉦。他們一個奪了大漢手中的斧頭,另一個掐住他後頸,將他死死摁在地上。大漢臉面貼地,卻仍拼盡全力想要昂起頭來,他氣力極大,兩名朔金壯漢合力制住他,卻還被他抬起頭來。
他兩眼直勾勾瞪著熙寧帝,聲嘶力竭地喊道:「昏君!你倒行逆施,不顧百姓死活,就算我今日殺不了你,早晚也會有人取你性命!」
皇帝面色淡然,對身邊的榮桓一揮手道:「都帶下去,仔細問,務必問出幕後主使。朕倒要看看,是誰膽大包天,敢在光天化日,刺殺天子。」
恩齊與袁鉦將九尺大漢交到羽林衛手裡,回到聶昭身後站定。熙寧帝望著二人,眼神欣慰:「朔金勇士,果真名不虛傳,今日若沒有汗王身邊這二位,朕怕是兇險了。」
聶昭起身,恭敬一拜道:「陛下過譽了,朔金既為大齊屬國,救駕乃分內之事。」
「好!」熙寧帝大喜,他對著祭壇上平靜站定的梁仙師一拍手道,「仙師繼續祈福吧!」
梁御風輕輕點頭,器樂重新奏起,他舞著拂塵繼續跳了起來。待他行完祈福之禮,長跪在地,叩首長呼:「回稟陛下,方才貧道行法事之時,已得上天啟示,陛下恪行修煉、積善積福,我大齊必江山永固,萬民順服。」
他稍作停頓,又道:「且貧道昨夜觀星宿之變,見朔方有吉星高升,亦是大吉之兆!」
熙寧帝面露喜色:「朔方?你的意思是,完顏小汗王是我大齊福星?」
梁御風又一拜:「正是。」
皇帝頷首:「那昨日汗王所提議之事,仙師可已卜定?」
「已卜出了卦象,上上吉,大有可為。」
熙寧帝目光轉向蕭敬虞:「皇叔方才平定了叛亂,不知皇叔以為,攻打蒙古,有幾成勝算?」
蕭敬虞正欲答話,只聽楊致先鏗鏘有力的嗓音響起:「皇上,還是先請榮公公匯報一下,對刺客審問的結果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再次走進場內的榮桓,一時間,整個校場鴉雀無聲。
第111章 【壹壹壹】梁御風「正如懷王殿下,雖……
榮桓走到正中,跪下稟道:「老奴已問清那幾名刺客的底細,不過是附近的刁民,背後並無人指使。」
熙寧帝冷著臉問:「刁民?這些刁民為何要殺朕?」
榮桓面露難色,支吾道:「這……不過是些尋常刁民罷了,生活不如意,便起了歹心……」
「榮公公此話恐怕荒謬!」楊首輔一拍桌案,怒道,「尋常百姓怎會有這般膽量!僅僅因為生活不如意,就妄圖弒君?既來得御前,有什麼冤情難道不能訴麼!」
皇帝面色鐵青,喝道:「諸位,今日祈福典禮便到此處吧,楊大人、皇叔、峻清,刺客之事,你們隨我回行宮再議吧。」
祁襄推著蕭敬虞,跟隨二位殿下來到了行宮,梁御風也在,他穩穩坐在皇帝身側,仍是那副超然世外的高傲態度。
熙寧帝看了一眼跪在堂下的榮桓,道:「究竟是怎麼回事,榮公公如實道來吧,這裡沒有外人。」
榮桓答:「稟陛下,那些刁民是為了供養靈獸的草藥,而……」
楊首輔疑惑不解:「什麼靈獸?什麼草藥?」
榮桓看了一眼皇帝,答道:「仙師吩咐了,圍場的牲畜皆須以靈藥餵養,是為『靈獸』,以靈獸祭祀,方能獲得最佳效果。」
蕭允墨聽得雲裡霧裡,質問道:「這草藥與刺殺有什麼關係?」
榮桓頓了一頓,又道:「據那些刁民供述,官府令他們去禮山採集靈芝、雪蓮等草藥,以供養靈獸,百姓怠惰,不願前往,反倒還賴聖上……」
楊首輔怒斥:「百姓怠惰!榮公公可知那禮山遠在數百里之外,且靈芝、雪蓮皆在山峰之上,雪山本就難行,去采一次藥須得耗費月余不說,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如此你竟還說是百姓怠惰!」
「這……」榮桓無言以對,窺視一眼皇帝,不再說話。
熙寧帝穩坐龍椅之上,悠悠道:「眾卿莫要爭執,楊大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靈藥雖難得,若是關係到大齊的國運昌盛,又豈可不採?違逆皇命,意圖弒君,這些刁民實在是罪不可恕!」
楊致先道:「聖上,弒君固然罪不可恕,然強令百姓採藥,亦有違常例,臣以為,應當交由大理寺細細審問,若是其中真有官府曲解聖意、逼迫百姓等情節,也應當嚴懲涉事官員,為民伸冤。」
皇帝不置可否,肅懷二王見狀,亦紛紛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