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免回想起十二年前的時候。
第4章
第一次說話
九中的名字和它的排名差了六七個名次。
因為九中在H市的高中里能排進前三。
周舟、陳靖和程晏然都是九中的。
九中在老城區,門口一排碩大的法國梧桐樹,秋季入學時還是一片莽莽綠意,日落時,金光灑落,遠遠望去,像是回到了盛夏時節。
高中是需要考的,根據中考成績來。過了線之後,就要看個人擇校意願。
周舟的成績很好,沒有去一中,反而選擇九中,是因為九中離家近。她甚至可以騎自行車上學,只需要十五分鐘。而一中是新校區,離她家有十幾公里,她上下學不方便。
九中比一中略遜一籌,也可以算得上人才濟濟了。
陳靖和程晏然的成績當然也不差,但是當第一次月考,知道有人能英語數學都是雙滿分後,並且是他們的同班同學後,這兩人內心就翻湧起了巨浪。
這個人就是周舟。
剛開學的一個月,2班的同學們還不夠熟悉,基本只和初中來自一個學校的同學交流活動。
陳靖和程晏然住同一個小區,那是從小到大的同學了。
上高中後,兩個人也是一起騎自行車上下學。
第一次月考後,陳靖還沾沾自喜,得意於他暑假提前補習了高中數學,「晏然,這次我感覺數學能上140。」
程晏然向來穩重,只說,「高中數學和初中時相比,還是有難度的。」
他有兩道小題目不敢確定,因此並不敢說能考多少分。
不過月考成績出來後,兩人就傻眼了。
陳靖連120都沒有,程晏然也只有126。
至於英語,兩個人的基礎不錯,也都在125左右。
高中的學科難度是陡增,第一次月考就把大部分人的激情揉搓地粉碎。
中考時130、140的那批人都直接降級到110、120左右。
是以,當英語老師和數學老師在課堂上宣布有人滿分時,所有人都驚呆了,發出了此起彼伏「哇」「啊」……
周舟的容貌並不出眾,勝在皮膚白皙,光滑細膩,又因為個子只有1米6左右,留著略長一點的波波頭,顯得更像個初中生。
但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子,打破了常人思維中女孩子到了高中數學就變差的固有觀念。
數學算陳靖和程晏然的強項,於是兩人的眼光在周舟身上也停留得更久。
甚至在放學時,陳靖發現周舟和他們一路後,還主動上去問,「嘿,周舟同學,你怎麼學的?」
程晏然也很好奇,豎起耳朵聽著。
周舟正在專心騎自行車,冷不防被人追問,扭頭一看才發現是這兩個人。
她沒有藏藏掩掩,「數學還是英語?」
「兩個都有。」陳靖也不客氣。
「數學就是多做題,多總結。英語靠累積,多聽多讀多背。」
數學的確是靠做題。英語的學習,周舟說得倒是有點意外。
在陳靖問完做哪些輔導題本後,程晏然才溫和地問,「英語你聽什麼?讀什麼?」
問完卻去看她的自行車,那是一款新的女生自行車,並不是少女們喜愛的粉色,反而是湖水般的玉色。
這個顏色,讓程晏然想起了和父母去廬山旅遊時候,看到的如琴湖。碧波蕩漾,水面打磨得猶如一塊美玉。
「聽BBC,讀英文原著。」
「啥?啥?什麼C?」
陳靖猛地捏了剎車,停了下來。
周舟給他搞得一驚,一腳蹬滑了,自行車瞬間扭動了幾下,她嚇得正準備跳下來,就看見一雙手扶住了自已的車把。
是程晏然。
她記得這個同學,物理考得很好,名字也很好聽。
「謝謝你。」周舟轉頭對他說。
程晏然一腳踩在地上,固定住自行車,才伸出手去扶周舟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