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的時候土地一耕,種子一撒,澆澆水,平時注意管理就好了,而收穫時,就成了種植隊的煩惱。
因為種子和葉子都有用,因此需要割兩次,第一次是把種子割斷,第二次是沿著葉片底部,還要注意不傷到根莖,畢竟白朔還要留著它們再貢獻一次食物。
種植隊割下來種子那一截交給幼崽們,幼崽的工作是將沒用的部位挑出去,只剩下包裹著種子的種莢,放在籮筐中,放到太陽下曬。
中間的葉菜則是交給加工隊,加工隊把葉菜清洗乾淨,晾曬一天,然後醃製的醃製,做梅乾菜的做梅乾菜。
除了後進來的成員,其他人都知道這些食物在雪季的地位,一想到現在多曬一些,雪季就能多吃,干起活來更有勁了。
除了帶種子的葉菜,其他葉菜也要進行收割,大部分葉菜都是一次性的,比如蘿蔔土豆紅根果等植物。這種根莖才是食物的植物,在收穫後,有些可以直接埋在地里,有些放在地窖封起來,還有一些不能長期儲存,再進行加工。
如果連加工都沒辦法延長儲存時間,那只能放棄,直接吃掉,他們吃不完的餵獵物,總之一片葉子都不能浪費。
一些留著根系會二次萌發的葉菜,都是在根部切一刀,上面的帶回部落,根留在地里。
因為工作太多,採摘隊的工作進行了調整,全部成員都去種植隊幫忙,至於外面那些葉菜和果實,則是交給了巡邏隊,巡邏隊每天巡邏的時候順便將看到的食物帶回來。
將已經成熟的葉菜收穫完後,種植隊和採摘隊只休息了一天,馬不停蹄開始收割水稻。因為水稻還可以種第二季,因此大家一點都不敢耽誤。
去年的水稻,除了最開始嘗了嘗味道,最後大部分是用來做麥芽糖了,今年種植的面積大,並且還會再種一茬,收上來的水稻,白朔決定多留一些作為接下來幾個月的食物。
麥芽糖雖然好吃,但也不能一直吃,何況今年還種了不少甘蔗,生長季成熟的果實多,多一個甘蔗也不過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但收穫後做成紅糖就不一樣了,不但儲存的時間久,還是珍貴的食材。
和之前收小麥一樣,水稻成熟也不是全部一起成熟,而是一塊區域一塊區域陸陸續續成熟,這給了種植隊緩和的時間。
因為種得多,後面的水稻還沒有成熟,前面收的已經曬乾可以儲存了。
第一批肯定要吃,加工隊用工具去掉稻殼後,烹飪隊將米洗乾淨,分到一個個碗裡,每個碗中米的數量差不多,加上比米多一些的水,放在蒸籠上開始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