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紙鳶收好,用帕子按了按額角,她沖宋庸招了招手。
「走了。」
早在幾日前,宜真就收到了潞安縣主邀請,邀她去赴曲水流觴宴。
這會兒瞧著,時間差不多了。
如今三位長公主,再加陛下的子孫,宜真這一輩所有表姐妹兄弟之中,潞安是年紀最長的。她是福寧長公主的大孫女,嫁的是懷安候世子。
不同於宜真這個祖母不喜爹不疼的,福寧長公主很喜歡寵愛自己的一眾孫子孫女們,孫女們一個個都求了爵位,還費盡心思找了好人家。
潞安縣主脾氣性格好,性格灑脫爽利,整日笑呵呵的,往常也總愛照顧關心一眾弟妹們,是個極好相處的性子。
大抵是宜真日子不過不痛快,所以她很喜歡同潞安縣主這樣的人多相處,也很喜歡這個大姐姐。
一路到了一處莊子上,外面候著的僕役忙指了路。
這個莊子是潞安縣主的,裡面有一大片桃花林,其間有小溪穿行過後,到桃花開盛時,微風拂過,落英繽紛,雖溪水而去,可謂是美輪美奐。
因此,每年上巳節,她這個東道主就會邀請好些人來此遊玩,行一輪曲水流暢。
馬車在林子外停下,宜真帶著宋庸往林子裡走去,越往裡去,人越多,越熱鬧。
大多都是幾家表姐妹表兄弟們,見了宜真也表現的很親切,相互打了招呼,這般停停走走好一會兒,才總算見到今日的東道主。
「潞安姐姐。」宜真未語先笑。
潞安縣主隨了祖母,生了張和氣的圓臉,容貌不算出眾,但皮膚白皙,也算秀麗。最讓人喜歡的,是她身上那種縈繞在身周的輕鬆自在,仿佛從沒有煩心事一樣。
宜真一看,便覺放鬆下來。
「宜真,你可來了。哦對,該叫你丹陽郡主了。」潞安笑道。
「潞安姐姐就別打趣我了。」宜真笑道。
兩人說了幾句話,宜真隨著潞安到了曲水流暢處,只見小几等都已擺好,顯然只等開宴。
潞安讓宜真先去走走,但她喜靜,不喜動,覺得在這兒坐著也挺好的,就推辭了,只是叮囑宋庸去玩。
宋庸應好,行禮後告退。
「這個孩子你養的真好,小小年紀就進退有度,做事也細心穩重。我可聽珏兒說了,他在那一群小子裡都能說的上話了。」潞安縣主在一旁笑看,等人走了,才對宜真說。
孩子們也是要分群的,如今京中,文官們是一群,再然後就是勛貴們,再往下,又要按各家關係來分。
宋庸因著宜真的關係,和宗親家孩子們也有往來,但到底是庶子,差了一籌,平日裡來往最多的,還是襄台伯府附近幾個候伯府邸的孩子。玩的最好的,則是一眾庶子,不過他聰明,和那群嫡子關係也還可以。
宜真聞言只是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