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棋:「接下來有請葉氏鼓樂團,為我們演奏《四季竹林》。」
不同於葉柔上台前,有人離開,觀眾們早已對葉氏鼓樂好奇。
他們高低得聽聽,是什麼讓奚嵐開口唱歌為它引流,又是什麼讓琵琶獨奏為它引路?
屏風被撤掉,一件件樂器被搬到舞台上。
「架子上掛著兩個銅塊的是什麼樂器?一大一小的,好奇怪,沒見過。」
「那是大鑼和馬鑼,都是打擊類樂器。」
「那那個掛著好多銅鑼的又是什麼?」
「那是雙雲鑼,是由兩個雲鑼組成,雲鑼又叫九音鑼。」
「嘖,不懂,都是些什麼樂器?聽不沒聽過,能奏出什麼好聽的樂曲?」
「我看吶,不如人家國外的高端,人家都是什麼鋼琴、風琴、大提琴、小提琴,聽著就很高雅。」
「這一堆破銅爛鐵能演奏出什麼?唯一還算有點東西的就是兩把古箏了吧?」
彭平安站在這群人中間,剛剛也是他在解釋樂器的名字。
聽著他們誇耀國外的樂器,貶低傳統樂器,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些都是我們民族樂器,每一件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我們禮樂盛行之時,國外甚至還是野蠻人,在我們的傳統樂器面前大肆誇讚國外樂器高雅,何嘗不是民族的傷痛?
茶館裡也有不少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他們是衝著奚嵐來的。
原本奚嵐退場後,他們也準備離開,但那一曲如落玉一般的琵琶聲吸引了他們。
他們聽的懂華國語,聽懂他們對西方國家樂器的稱讚,不免自豪。
沒錯,我們的樂器是最好的。
我們的音樂也是優雅的!
剛剛的琵琶還不錯,但台上那一堆破銅爛鐵,不行,不行的,比不上我們的樂器。
這種瞧不上的傳統樂器的情緒,在看到十幾個老頭、老太太上台後,更是不看好。
雖然老頭,老太太的古裝演出服不錯,但一群老年人能幹什麼?
能敲的動鼓嗎?
彭平安看著台上那些眼熟的面孔,心神大震。
這是葉氏鼓樂的主團!
已經有多少年沒看到這些人,同台演奏了?
他拿出手機,給父親撥通電話——
台上,14個人在自己的位置站定,篳篥空靈的聲音,似是要劃破時空。
坐鼓、雲鑼、古琴聲音同時響起——
竹笛的聲音似雲雀,古琴將人帶入竹林,小鈸、大鈸,清脆,點在鼓點上,似山中穿著淺綠衣裳,性格伶巧的精靈少女在竹林間飛盪。
輕靈,活潑。
眾人只覺眼前似乎都亮了,古典韻味的茶樓也透著明媚。
隨著音樂的起伏,走過春暖花開蓬勃旺盛的春天,進入午後令人倦怠的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