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又議論紛紛,似乎看不明白那兩個字的含義。
裴兼皺眉道:「二娘可是要以『女子』為主題來辯?」
林秋曼:「正是。」
這個主題委實出得刁鑽,縱使裴兼博學多才,此刻也不禁犯起愁來。
他從小博覽群書,不論是儒學還是佛理,亦或民俗風情,皆是信手拈來,唯獨「女子」一時讓人摸不著頭腦。
定下了主題,接下來有一刻鐘的時間供辯賽者整理思路做準備。
華陽不動聲色離去,前往春輝樓。
李珣很是愜意,端著茶碗悠悠品茗。
華陽上樓來,老遠就啐道:「這個林二娘真是個滑頭,我差點沒能揪住她。」
李珣看向鳳玉亭問:「哪個是林二娘?」
華陽站到他旁邊,指了指亭子裡的人,「那個,穿妃色石榴裙的便是林二娘。」
李珣瞥了兩眼,視線很快就轉移到茶湯上,腦中不由得想起假山石林里的那一幕,確實讓人……印象深刻。
「裴兼博學多才,阿姐讓林二娘與他辯論,說出去不怕惹人笑話嗎?」
「這可怨不得我,是林二娘自己挑的人。」
這話倒是讓李珣意外,華陽接著道:「女郎家的誰會去比辯論,偏偏林二娘說她只會這一門,沒有貴女願意同她比。」
李珣放下茶碗,指腹輕輕摩挲扇骨,「裴兼願意同她比?」
「自然不願意了。」停頓片刻,「被我逼的。」
聽到這話,李珣不禁抿嘴笑了起來,臉頰露出一側酒窩,頗有些小性感。他無比同情道:「裴兼的名聲算是被阿姐毀了,若英國公問起來,阿姐可莫要拿我去堵他的嘴。」
華陽又氣又笑,發牢騷道:「所以說這個林二娘刁滑,她若輸給裴兼倒也在情理之中,可若裴兼輸給了她,我就成為了罪人。」
「那他們的辯論主題是什麼?」
「主題是女子,林二娘出的。」
李珣愣住。
華陽翻了個小白眼兒,頗有些無奈,「這主題出得刁鑽吧。」
李珣沒有說話,視線悄悄地轉移到不遠處的鳳玉亭上,愈發覺得這個林二娘有點意思。
據說在公堂上韓商曾被她一張利嘴氣得七竅生煙,今天他倒要看看她又要如何與裴兼巧舌如簧。
第20章 馬屁達人高光打臉時刻
一刻鐘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僕人敲下梆子,高聲道:「時辰到,請辯者就位。」
林秋曼和裴兼各自歸位。
「辯論開始!」
之前裴兼出於禮儀讓林秋曼出題,現在她回禮,讓裴兼先發言論。
裴兼行拱手禮,林秋曼行福身禮。
裴兼手持摺扇,清聲道:「詩經有云: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子溫柔如水,天然柔弱,宜室宜家,自當以德為重。」
在場的郎君們紛紛點頭,女郎們也很贊同他說的話。
「自古以來,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男主外女主內天然分工,尊卑有別。此乃傳統天道,不可違逆。」
「漢有班昭著《女誡》乃典範之首。女子遵循三從四德,有益於家族穩定,後世興旺,其功不可沒。女子若有德,家和萬事興;女子若失德,家敗萬事衰。故女子當以德行為重,切不可做那妺喜妲己之流,小則敗家,大則禍國殃民。」
有人贊道:「六郎說得好!」
裴兼繼續道:「《列女傳》口口相傳至今。其貞順傳,蔡人之妻有情有義;節義傳,魯義姑姐公義至高;賢明傳,姜氏諫宣王堪稱明德……這些皆是頂好的女子,當得起德行風範,更為後世傳頌。」
「然,陰陽有別,女子天性柔弱,後方宅院方屬委身之地。某以為,相夫教子,秉尊傳統,才是女子安身之所。而後宅安定,只需德行即可。女子有才,固然難得,卻易風流靈巧,倒不如拙守安分來得好。」
一世家公子道:「六郎這番話深得我心,女郎家就應當以德行為重,後宅相夫教子,穩固宗族興旺,方為賢明!」
其他郎君也贊同道:「這番見解延續千古,在場的女郎們理應遵循。」
「是啊,女郎切不可做那妺喜妲己之流,遭人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