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曼:「倘若殿下嫌一年十兩銀子的租子太少,奴可以按市價添上。」
李珣:「……」
這傢伙還真把他訛上了!
兩人又對峙了許久,李珣憋了半晌才一本正經道:「林二娘你的臉皮是城牆做的嗎?」
林秋曼困惑地摸自己的臉,不答反問:「二娘的臉皮若是不厚,當初滿城傳言奴扒光了殿下的衣裳時……豈不是又得去投一次湖?」
這話把李珣問住了。
林秋曼到底還是有一顆羞恥心,臉皮再後也不能死皮賴臉,又老老實實地把揣好的玉牌取出來放到桌上,畢恭畢敬道:「是奴失了禮數,還請殿下勿要怪罪。」
李珣看著她不說話。
林秋曼垂首道:「殿下若沒有其他事,奴便回去了。」
嘖,還生氣了!
李珣沒打算慣著她,面無表情地做了個打發的動作,老陳送她離開。
林秋曼面上看不出一絲不快,直到坐上馬車後,才冷著一張臉。
外頭的蓮心察覺到異常,悄悄問:「小娘子怎麼了?」
林秋曼:「被訓了一頓,不高興。」
蓮心困惑問:「晉王訓你做什麼呀?」
林秋曼淡淡道:「讓我莫要失了分寸。」
也活該她頭腦發熱,自以為攀附上了華陽府就順杆爬不知好歹起來,方才被潑了一瓢冷水,頭腦立馬清醒了幾分,只不過心裡頭還是不痛快,說道:「回去後立馬去買兩隻大白鵝來養著。」
蓮心:「……」
那塊玉牌還放在桌上,李珣起身上前把它拿了起來,平日裡見她爽朗乾脆,不想還有幾分小脾氣。
把玉牌放入袖中,他徑直去了書房。
沒隔多時,老陳來報,說三法司求見。
李珣「嗯」了一聲,老陳把他們請進了書房。
甄家案屬於大案,又是晉王親自做下的,自然需要三司會審了。
大理寺卿袁朗,刑部侍郎范仲華和御史中丞薛遠盛三人齊齊跪禮。
李珣坐在椅子上,手持念珠道:「都起來吧。」
三人起身入坐。
范侍郎說道:「近些日臣等查封甄家,可發現了不少好東西。」說罷從袖中取出兩本藍皮書籍呈上。
李珣接過,原是禁書。
薛中丞也道:「那甄士懷在朝中盤根錯節,私底下確實結交了不少黨羽,這裡有一份花名冊,全憑殿下處置。」
李珣瞥了一眼花名冊,不以為意道:「燒了吧。」
三人同時一驚,大理寺卿袁朗詫異道:「殿下何出此言?」
李珣緩緩起身,背著手站到窗前,「我辦甄家的目的只為震懾後宮,這兩年朝中過慣了太平日子,倘若又弄得雞飛狗跳,便是我的過錯了。」
三人沉默。
李珣繼續說道:「散兵不足為懼,我總不能把全部人的嘴都堵上,總是得留一些人時不時撓撓癢,叫人們看看,我還不至於隻手遮天。」
薛中丞:「還是殿下考慮得周全,不過也不能悄悄地燒,得放點信兒,讓那些人捏把汗。」
李珣笑了起來,「就依中丞的意思辦。」
眼見正午時分快到了,三人在晉王府用完飯才離去。
下午李珣午休了陣兒,卻總覺得心裡頭煩躁。
也不知是天氣的原因,還是其他,他睡不著索性坐在床沿把玩玉牌。
想到林二娘那張生悶氣的臉,他無奈地捏了捏眉心,明兒一早給她送過去得了,跟個小祖宗似的,脾氣大,還一點都說不得。
次日上午李珣親自去了一趟朱家院,僕人正欲通報,被他制止了,他倒要看看林二娘把他的宅院辦成了什麼模樣。
結果一走進去,李珣就聽到了高亢的鵝叫聲。
身後的老陳:「……」
李珣在影壁前頓住身形,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有種不好的預感。
守門的僕人暗呼不妙,連忙解釋道:「先前原本是沒有鵝的,那兩隻鵝是昨兒下午才買回來的。」
他不解釋還好,一解釋下來,李珣的臉上不知是什麼表情。
見自家郎君頓身不前,老陳忽然想笑。
李珣握著摺扇,站了半晌才進了垂花門,穿過抄手遊廊,走進院兒里,毫不意外地看到了兩隻大白鵝。
哪曉得那兩隻畜生竟然是散養的,又沒個眼色,見到他走進來,立馬伸長脖子張開翅膀朝他撲騰而去,試圖啄他。
老陳忙把自家郎君護到身後,對白鵝驅趕。
他越是驅逐,那白鵝就越是兇猛,非要衝上前啄主僕二人。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