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嬤嬤偷偷抹淚,隱隱意識到,太皇太后是熬不過多久的。
李珣站在華陽身後,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沒有說話。
華陽無精打采道:「我想好好陪陪阿娘。」
一行人不動聲色退下了。
皇帝仰著稚嫩的臉龐問:「五皇叔,皇祖母會好起來的,對嗎?」
李珣點頭,溫和道:「會好起來的。」又道,「她會好起來看著陛下娶妻生子,為皇室開枝散葉。」
皇帝:「朕只想皇祖母能好起來,想聽她說話,想聽她拿主意。」
李珣語重心長,「可是陛下也要快快長大,你今年十五歲了,已經算半個大人了。」
皇帝默默地望著遠處,「朕不想長大,長大了就有很多煩惱。」
看他孤寂的樣子,李珣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的模樣。
小時候他可盼望趕緊長大,因為只有長大了才能掙脫皇城這個牢籠。
十五歲還能這般天真,李珣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如果他不是生在皇家,應該是能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的。
此後的半個月,太皇太后病得稀里糊塗,甚至連說話都費力了。
意識到自己時日不多,她召見了一次李平策。
李平策神色凝重地跪禮。
太皇太后掙扎著想起身,卻動不了身子。
許嬤嬤忙把她扶了起來,她虛脫地靠到靠背上,喘著粗氣,張嘴想說什麼,卻渾然無力。
李平策起身坐到床沿,關切道:「皇祖母想說什麼,策兒都聽著。」
太皇太后隔了許久才平息下來,吃力嘶啞道:「叫……叫你父,父親進進京來……殺殺李李蘭生……」
李平策憂慮道:「皇祖母……」
「我,熬熬不了多少少日了,不殺李蘭生,我死死不瞑目。」
「可是……」
「宮裡頭,有有接應,我死後,起起勢。」
許嬤嬤抹淚道:「世子莫要猶疑,趕緊給燕王傳消息,讓他入京來,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李平策看向太皇太后,她緩緩點頭。
「皇祖母且寬心,策兒知道該怎麼做。」
太皇太后死死地抓住他的手,「殺,殺李蘭生。」
李平策慎重道:「晉王狼子野心,獨攬大權,當該誅殺,以震綱紀。」
太皇太后點頭,她實在疲乏,多說兩句話都吃力。
李平策沒逗留多久便離去了。
太皇太后默默地望著他走遠的背影,她又何嘗不知燕王同樣是一匹惡狼,那便趁他們狗咬狗時都殺光好了。
李平策回府後,命家奴放消息回江都。
這一天,他們等了許久。
隔壁民宅的密室里,春福樓梁九兒自在地飲茶。
稍後李平策從地道過來,他起身行禮,並問道:「聽說宮裡頭的太皇太后病重了,可當真?」
李平策點頭,「怕是活不了多少日了。」
梁九兒笑道:「世子可有通知家主?」
李平策:「剛放了消息。」停頓片刻,「皇室憎恨晉王至極,你說太皇太后讓父親奔喪起勢,與宮裡頭裡應外合誅殺晉王,有幾分真假?」
梁九兒:「甭管真假,世子只需明白,家主是來奔喪受皇室之命誅殺晉王以震朝綱的。龍椅上的那個人不能動,若是把他殺了便是逆反,到時候誰都可以來誅我們,家主要的是名正言順。」
李平策:「成敗在此一舉。」
梁九兒:「只等家主進京。」
與此同時,他們口中的狼子野心正在書房裡專心致志地抄寫經文為太皇太后祈福。
紙上的字跡工整端正,一筆一划皆是誠意。
超度的誠意。
李珣覺得今年的夏天還沒開始就完了,雨水也多,感覺還沒熱兩天,氣溫就降了下來,涼爽無比,連冰鑒都沒怎麼用。
老陳送來清熱的飲子。
李珣擱下筆,端起飲子喝了一口。
老陳站在一旁看桌案上的經文,說道:「郎君誠意十足,真是感天動地。」
李珣被嗆了一下,老陳趕緊上前順他的背脊。
李珣拿手帕擦嘴,洗涮道:「陳叔什麼時候學得這般幽默了?」
老陳:「……」
李珣暗搓搓道:「金恆說了,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還能熬個把月呢。」
老陳默了默,「得入秋了。」
李珣意味深長道:「秋獵好。」又道,「入秋是適合收穫的季節。」
兩人各自沉默,李珣也沒抄寫經文的心思了,起來活動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