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題得問維基。」鄭培文道。「你來估算我們一天最低的生存需求,算出結果,乘以四就好。」
難得見鄭培文這麼嚴肅,田維基瞬時也進入狀態,掐著手指算起來。
等待的時間,鄭培文又繼續拆解題目:「維基算物資,其他人來算算運力。我們每個人上山的時候都有負重,大家各自檢查一下,儘量做減重,看看在基礎負重外,能增添多少運力。」話到此處,他的視線在喬安娜身上短暫停留,「各位量力而行,能背多少背多少,不用逞強。」
「食材方面,也可以精選。例如凍品,現在就可以放棄。」謝笑穎道。
「酒水飲料是不是可以適當帶一點?」張越海道,「尤其是紅酒,一瓶也就 500 毫升,不重,帶上它,我們可以獲得很多快樂。」
他的提議不錯,但在這個時間點提,引來的是其他人的錯愕。
張越海感知到了這種不太友好的集體情緒,立刻解釋道:「我是覺得,昨天晚上,我們吃飯,有酒,大家都比較放鬆,互相之間的關係也好了很多。如果大家覺得沒必要,我不堅持。」
「那我先表態,我覺得沒必要。」謝笑穎舉手道。
緊隨她之後,王珂、丁漾、鄭培文、田維基、喬安娜也相繼表態,酒不是必需品。
柳橙沒有表態。這位張越海唯一關注的嘉賓給了他信心,使他覺得,即便他這周又拿到最多反感票,而後淘汰出局,也沒什麼好遺憾。
按最低限度,田維基算出一個八人四天物資需求總量。算完後,眼看日頭高升,他又急吼吼地跑去找營地負責人,借鍋借爐,想著接下來所有人都要大量消耗體力,他得盡力準備一頓能量早餐,至少要把那些帶不走的凍品用掉一些。其餘嘉賓則開始物資分配,鄭培文負責男嘉賓,謝笑穎負責女嘉賓。兩人不僅嫻熟運用各類數學知識,算出最優分配,還展現出流程安排上的領導力,眾人俱是心服口服。
第12章
物資太多,人力太少,運輸異常艱難。
出發前的討論中,眾人一致認為飲用水最重要,但是飲用水規格只有 5L 裝,一桶水就有五公斤,按每人每天至少需要 1L 的量,八位嘉賓 8L,也就是說,嘉賓們今天至少要背兩桶水下山。
「我分一桶。」丁漾當先認領任務。
「你現在基礎負重快二十公斤,不能再加了。」鄭培文道。
「回程是下山路,桶裝水可以直接滾。」丁漾一本正經地提了個聽上去像罵人的建議。
「好主意。」鄭培文笑道,「如果計劃行得通,那我也分一桶。」
「我覺得不太妥,昨天我和安娜上山,好多都是野路,兩側沒有遮擋,萬一滾錯路,還得去找。」張越海道,「我建議分裝。」
「這樣的飲用水怎麼分裝?用什麼分裝?」謝笑穎問。
張越海一時被問住,接不上話,他確實沒有任何分裝飲用水的經驗。
「張總好像喜歡習慣性否定別人的意見,卻又給不出自己的解決辦法。」謝笑穎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
討論氛圍僵了幾秒,王珂道:「或者可以做一個簡易裝置,好走的路,水可以滾,不好走的,可以用裝置。」
「什麼裝置?」鄭培文道。
王珂想了想,忽然揮動手臂開始比劃,「找兩根木棍,就像這樣,中間用繩索穿一下——」
「擔架。」丁漾道。
大概是沒想到自己腦子裡的東西會被人說出來,王珂明顯愣了一會兒,而後道:「好吧,就是擔架。其實營地負責人那裡肯定有專業設備的,露營車或者是手推車什麼的,不然他們怎麼把水運上來。」
「誒?這些東西好,這些東西聽上去就省力。我們可以去借?」鄭培文道。
「他們不會借的。」田維基接話道,「早上我想問他們借個卡式爐路上用,這裡員工都說不行。營地和節目組簽了約,只按節目組要求提供設備,不負責嘉賓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