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址是哪裡?」秦嘉守又問。
「他剛結婚那幾年租的房子。我孫子出生的時候,他把我們老兩口接過去住了一陣,他怕我走丟,硬逼著我把這個地址背了下來,不然我還真記不住。」
我說:「既然是租的,現在肯定早就搬走了吧。」
老楊說:「搬走了,我孫子三歲的時候就買了房子搬走了。但是他們的新家我沒有去過,也沒有特意背過地址。我愛人在那照顧了幾年孩子,倒是清楚,但是她去世那一年,我家小孩還跟我保持著正常的聯絡,哪裡會想到他突然聯繫不上?我特別後悔,怎麼就沒有問問房子買在了哪裡。」
老楊連留學生公寓樓里的公用電話號碼、兒子租過的一處地址都當做重要線索,鄭重地記在病曆本上,說明他手上沒有什麼關鍵信息,才會這樣鬍子眉毛一把抓地全都記上。
剩下的一串號碼和地址,也只是他從兒子寄來的包裹上抄下來的,據他說,電話早就已經打不通了,往上面的地址寄信,也是石沉大海。
秦嘉守說:「這個號碼,倒是可以調查一下。還有其他關鍵信息嗎,比如護照、駕照這些證件,您手上有複印件嗎?」
老楊搖搖頭。
「那您知道他曾經就職過哪家公司嗎?」
「沒有……我只知道他是搞it的。」老楊懊悔地說,「實話說話,小孩開始留學以後,他說的東西我都不太懂了,我也拉不下做父親的顏面跟他討教。他自己一貫來比較爭氣,在美麗國升學、畢業、找工作、結婚都自己搞定了,我幫不上忙,就只能給點生活上和金錢上的支持。細節上,我從來不過問。」
老楊對兒子的關鍵信息一問三不知,乍聽很離譜,仔細一想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相處模式。當孩子的個人發展已經超出父母時,當父母的沒辦法、也沒有能力給子女的職業規劃做指導,便只能給他們生活上的關心。
這種關心,簡單粗暴地表現出來,就是打錢。噓寒問暖,不如打筆巨款。
老楊把病曆本上寫著的條目都解釋了一遍。秦嘉守繼續深挖:「他是因為什麼跟您斷了聯繫,有沒有什麼預兆?」
「 20年那會兒吧,他說他被裁員了,覺得很丟臉。那一年新冠剛爆發,我就說大家都難,沒什麼好丟臉的,只要人健康就好。我想到他還有老婆孩子要養,就把我所有的退休金都換成了美元匯過去。」老楊回憶說,「但是他給我打電話還是越來越少了。最後一個電話,是21年的春節,他給我拜了個年,說了兩句話就掛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老楊為了這個兒子,真是一點退路都沒有留。賣房子住進養老院,還把養老金都貼給他,難怪一大把年紀還要自己賺養老院的床位費。=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