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各大媒體蜂擁而至,報導採訪,同時揭露出廠區引進計劃,會導致諸多員工失業一事。」
「在被殺人案件引發而來的社會輿論壓力下,廠區高層不得不出面回應。」
「他們承諾,儘量保證就業崗位,就算不得已辭退,也會按照勞動法規定進行合理賠償。」
大家都是老員工,就算進入裁員名單內,按照賠償公式,也能拿到一筆價值不菲的補償金。
這對於子女已成人,臨近退休,沒有養育後代壓力的中老年而言,也算是得到了非常妥善的安置。
謝序寧聽他講完,又拿起黑色馬克筆,在小白板上標註起了許晴晴被害案發後,產生的最直觀的結果,就是順利解決了藍湖垃圾場的裁員風波。
謝序寧說:「事件發生的太過巧合,不能排除其引發案件的嫌疑。」
「具備殺害條件的嫌疑人,與藍湖垃圾填埋場這部分受益員工的關係,需要重新進行排查梳理。」
男人視線環繞一周:「於恆,這件事情交給你去辦。」
之前方惜亭特意安排於恆,讓他對居住在西城區的這部分存在被裁風險的老員工,做過細緻摸排,所以後續調查的工作交給他最為合適。
謝序寧從電腦里調取出,許晴晴失蹤點的那部分盲區外部監控,繼續和大家分析。
「案發原因,需要達成的目地,以及直接受益人,現在基本明確。」
「接下來就是存在殺人動機和具備作案條件的嫌疑人。」
謝序寧指著幕布:「目前,最直接與許晴晴相關的兩名案件嫌疑人,分別是潘強和趙平。」
「其中,趙平的作案動機非常明確,且在案發前,也存在有計劃謀殺,以及具備作案的條件。」
「其次是潘強,他對許晴晴的作案動機,相比趙平,要低很多。」
「但我們不能排除,他在發現許晴晴與顧客勾結,企圖逃脫自己的掌控之下,產生憤怒情緒,在與人糾纏的過程中,衝動殺人的可能性。」
男人點開那段盲區視頻,看到在案發前後,分別是許晴晴先行進入。
隨後潘強家的看門老大爺,又騎著載滿廢紙板的三輪車回家。
期間便利店的老闆,也在附近進進出出十餘次。
又從倉庫里騎出自己的電動載貨三輪車,從盲區點搬運五桶半人高的廚餘垃圾桶駛離。
至次日早6點,趙平駕駛麵包車離開許晴晴失蹤地。
而潘強則是次日下午16點,通過監控盲區點折返回家。
謝序寧迅速指出:「潘強、趙平、看門大爺、便利店老闆。」
「這四個人,在許晴晴消失在監控盲區點位後,以及拋屍行為出現前,都分別經過這段可能會對許晴晴實施攻擊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