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2 / 2)

田中微噎,太皇太后已經動手,王爺還不還擊嗎?

但轉眼,又醍醐灌頂。

是了,他們將太皇太后的密信截獲,所以才知道太皇太后要對馥城出手,明面上太皇太后還未有任何動作,他們此時對太皇太后出手,便會立即扭轉局勢,成為被動的一方。

想通這一層,田中立即恭首領命:「是。」

十一月初二,密報送出去的第七日,京城突然湧現一則傳聞。

余南卿於半月前馥城失蹤,至今下落不明,馥城恭親王府數日閉門謝客,恭親王妃於十月十五中元節出現在寺廟後,同樣不見蹤影。

傳聞才在京城出現苗頭,太皇太后在當日的早朝上就發號施令,余南卿馥城失蹤,下落不明,因此特下旨意,派軍前往馥城,一探究竟。

此令一出,朝堂頓時一片議論。

當下就立即有大臣出列阻止:「太皇太后,馥城離京城甚遠,其中緣由還未查清,貿然派兵只怕不妥,況且,恭親王妃於十月十五中元節出現在寺廟,至今不過才過去半月,消息尚未確定,望太皇太后三思!」

這傳聞突然就在京城傳開,連個准信都沒有,太皇太后怎麼就確定他們失蹤了?

再者余南卿就算真的失蹤,從朝中派出欽差前往探查才是最妥當的做法,何故要直接派軍隊前往?

難道馥城有什麼洪水猛獸不成?

所以到底是怎麼回事,朝中的大臣心裡都跟明鏡似的。

余南卿大戰東海一事才過去兩年不到,太皇太后此時對馥城下手,就不怕為大晉臣民詬病?

馥州乃大晉富饒之地,商貿尤為發達,稱它為大晉的錢囊都不為過。

重要的是馥州至今也沒犯過什麼錯,哪怕是表面上的,也不應該直接發兵前往,太皇太后此舉讓整個朝堂過半大臣都擰緊了眉頭。

「臣附議!」前面的大臣剛說完,後面就又有大臣出列,真不是他們要維護余南卿,而是此事過於離譜,無緣無故的,任誰都覺得蹊蹺。

然而,當出列的大臣剛要恭首進諫,一縷輕煙突然繚繞在他周圍,輕淡得叫人無從察覺。

只見他突然「噗」的一聲,剛要說話的喉嚨一口鮮血噴涌而出!

朝中眾人頓時一驚:「韋大人!韋大人!」

有人眼疾手快,一把將他要癱倒在地的身體接住:「韋大人?」

珠簾很好的掩住了太皇太后的神情,只見她語氣沒有太大的驚訝,開口:「抬下去,喚太醫。」

太皇太后一旁,笑辰生悠閒的站著,唇角溢著一絲煙霧。

第538章 威懾

這一幕,讓朝中的眾臣都懵了。

太皇太后卻很淡定:「還有愛卿對哀家的決定有異議嗎?」

群臣心底微顫,太皇太后不說這話,他們不會多想,然而這話一出,仿佛剛才的事就是太皇太后做的一般。

太皇太后根本沒打算隱瞞,她就是在威懾這幫大臣!

還未想清楚怎麼回事,就有頭鐵的不怕死,恭首出列:「望太皇太后收回……」

「太皇太后心系恭親王,派兵前往馥城一探究竟乃情理之中,微臣鼎力支持!」上一個大臣的話還未說完,就被一個高昂的聲音嘎然打斷。

是昌國公府大公子代錦安。

昌順兩家老國公已久不上朝,如今繼承兩家國公府體缽的是昌國公的大公子,與順國公府的二公子。

依著昌國公府的聲望,代錦安的話一落,原本有些嘈雜的朝堂立刻就安靜了下來。

那名希望太皇太后收回成命的大臣不解,疑惑的看著代錦安的背影。

「臣附議。」順國公府二公子許念和昂首出列,恭首附議。

昌順兩家靠著太皇太后爭權時的及時站隊,在太皇太后面前得以重用,哪怕他們兩家曾經跟恭親王府走得近,也未讓太皇太后對兩家有什麼不好的想法。

這不僅是因昌順兩家在站隊的那一刻及時切斷了與恭親王府的聯繫,兩家更用實際行動讓太皇太后明白,當時跟恭親王府聯手,不過是不想家族沒落。

順昌兩家之前是何景象,太皇太后並非毫不知情。

所以太皇太后一直以為昌順兩家與余南卿走得近,不過是把余南卿當作往上爬的踏板罷了,如今他們想要的榮華與權利只有她能給,她根本不擔心昌順兩家會背叛她。

許念和的話剛落,已經位列左丞的蘇時檐也從隊伍中出列:「恭親王馥城失蹤,滋事體大,太皇太后集軍前оазис往馥城,臣與代大人一樣,必鼎力支持!太皇太后聖明!」

眼見朝中三個巨頭都已經同意,其餘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縱使不理解是為什麼,但到底沒人再出來反駁。

其餘攀附太皇太后的奸臣更不必說,自也要出列附議,賣弄一番。

太皇太后很滿意今天早朝的結果。

她知道必會有大臣跳出來反對,笑辰生的作用,便是把那些反對的大臣一一處理乾淨。=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直男龍傲天也要當蟲母嗎 我是騎士,不叫NPC 假死成功後被皇帝抓回來了 小夫郎真不是國運之子 小魅魔的催眠手冊 我靠種田建農家樂救全球 為何寡人會懷孕 哈基米管理中心 前任游戏 對徒弟要關愛沒讓你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