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是外地人吧,老婆子在洛濱城,賣了半輩子的餛飩。
來的人就沒說不好吃的。
可惜現在天熱了,加上鬧水。
不然啊,這裡都得坐滿咯。」
老婆婆說的自豪,仿佛她的餛飩就是這洛濱城,最好的餛飩。
唐朝朝聽的直點頭。
「嗯,我也覺得十分好吃。
阿婆你方才說,鬧水?
可我進城也沒見到災民啊?」
老婆婆聞言就是一陣感嘆。
「姑娘沒見到災民,那是因為我們洛濱城的大戶心善。
他們已經將災民安置妥當。
所以才有我們安生的日子啊。
否則啊,我們這些做小生意的,哪還有好日子過?」
唐朝朝佯裝好奇道。
「大善人?阿婆說的可是洛濱城的方家?」
提起方家,老婆婆連連點頭道。
「對對,就是方家。
姑娘你想啊,若不是他們提前安置了災民。
那些災民沒吃沒喝的,還不得往城裡闖?
到時候,受罪的還不是我們?」
「可不是嘛!
洛濱城能如此安逸,多虧了方家。」
這時旁邊桌上的一個青年,也附和出聲。
「這裡鬧水災,就沒有官員上報去京城嘛?
皇上若是知曉,應該也有賑災糧發下來吧。」
唐朝朝試探著說道。
百姓們口中只對方家感恩戴德,卻絲毫不提起康健帝撥下來的賑災糧。
這一點,讓唐朝朝心中很是奇怪。
見唐朝朝這麼問,老婆婆嘆了口氣道。
「皇上有沒有發下賑災糧,我們哪裡知道。
不過誰也沒見著就是了。」
要不是顧忌康健帝的身份,唐朝朝聽老婆婆的口氣。
怕是要直接說,皇上根本沒有發過什麼賑災糧。
一旁的青年見狀,也插了一句話。
「我們這裡,離京城遠。
就算有賑災糧,怕是也到不了洛濱城。
誰知道有沒有被人貪了去。」
唐朝朝看向那青年,青年不屑哼了一聲,繼續吃餛飩。
老婆婆看了那青年一眼。
有些責備道。
「你是不要命了,什麼話都敢亂說。
吃完趕緊走。」
說完,老婆婆對唐朝朝訕訕一笑道。
「姑娘你別聽他胡說。
他就是性子有些憨直,嘴快些。」
唐朝朝彎了彎唇,沒說話。
這青年應該是餛飩攤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