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沒什麼食客,可周大廚卻是不願,「小娘子想吃什麼我來,我那灶房的東西你別給我弄亂了。」
「東家,還有……」
梅映禾一轉身擋在灶房門口,伸出手抵住周大廚,「再往前一步就扣你月俸。」
周大廚:……
這真的太難抉擇了。
梅映禾給阿十和張嬸兒使了個眼色,二人合力將周大廚拉走了。
這桌宴席人不多,只有店裡這幾個人,再加上村長和奎叔,還有幾位送菜的鄉親,十個人剛好一桌。
剛送來的新鮮菜和肉正好派上用場,梅映禾打算置辦一桌像模像樣的宴席,讓周大廚不再小瞧她。
上一世做過國宴菜的梅映禾從裡頭選了幾道菜,後世的國宴菜是為了招待外國友人,彰顯中式餐飲的獨特魅力,放到大隸梅映禾想讓這個時代的人品嘗一下後世人的口福。
其中後世最出名的一道宮保雞丁便是不可少的,紅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濃,肉質滑脆,酸甜中帶著微辣的口感,簡直無人不喜。
第二道梅映禾選了北京烤鴨,這道菜是北方風味,也是一道膾炙人口的美味。第三道便是著名的粵菜白切雞,接下來是杭幫菜龍井蝦仁,川菜開水白菜,蘇幫菜松鼠鱖魚,還有文思豆腐和店裡頭就有的獅子頭和佛跳牆,梅映禾又增加了幾道後世創新菜:雲南薄荷炸排骨、香茅辣炒蟶子、油香滷肉卷、喃咪醬香茅烤魚和麻辣蝦仁豆腐石鍋拌飯可謂是集合了南北特色,新老融合,也是梅映禾技術的體現。
灶房裡煎炒烹炸,周大廚在前頭坐立不安。
阿十道:「周大廚不要不放心了,東家阿姐的手藝是這個的。」
他比了個大拇指,張嬸兒也說,「咱們來之前可不都是東家小娘子掌勺,我可是聽說這食鋪是遠近聞名日日滿客的。」
這個周大廚也聽說過,卻並不覺得什麼。京城的食鋪也好酒樓也罷,能做出來的味道就是那樣,周大廚對此道是再了解不過了,多半都是就著酒伙著朋友熱熱鬧鬧,至於菜的口味說得過去便罷,要說有多好吃,周大廚搖頭,以他的技術,就沒有能蓋過狀元樓的,當然,那也是他任主廚的時候,現在的狀元樓,也不行了。
勤行,可不是個容易的行當,沒有幾十年的功夫想要做出好吃的菜,根本就不可能。
再看看東家小娘子,人品、做派絕對是一等一的好,可畢竟只是個小娘子,年歲小,沒有什麼經驗,人又長得漂亮,嘴巴討喜,吸引了客人也是自然的。
十幾道菜端上來,香,真香。
梅映禾擦了擦手從灶房出來:「開飯了,大家嘗嘗吧,有什麼意見儘管提。」
說完把周大廚按坐在位子上,「您儘管批評。」
菜做得太多了,大家忙著張羅拿碗筷拼桌子搬凳子,周大廚圍著桌子陷入了沉思。
「再來兩個人吃剛剛好。」
梅映禾話音落,打外頭走進來兩個人。
第29章 還是銀子好使做個飯而已,跟腦袋有什……
趙行之也被眼前的一幕驚了一下
,本想著早些過來,免得午時她要忙碌,卻不承想,這個時辰梅映禾就已經……要開席了。
好在他沒有吃早食,此刻更是腹內空空、飢腸轆轆。
「七哥來了。」梅映禾迎著二人進來,大家也紛紛打招呼。
對於趙行之的身份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可是仍舊像在梅花村時候一樣對待他,就像是鄰居的大小子一樣親昵自在,這讓趙行之每次來都覺得很舒服。
「七哥是個有口福的,今日我們試菜,剛好做得多了。」梅映禾笑哈哈地給大家分別安排了位子。
趙行之看著一桌子的菜,不僅上得了台面,還有些是連他都不曾見過的,心裡的想法越發堅定了。
關於萬壽宴,趙行之效仿宮中採辦發了買撲文書,所謂買撲便相當於後世的招標。皇兄想吃宮裡頭沒有的佳肴,趙行之便廣而告之也好給各個酒樓平等的機會。
告示發出去幾日來了許多報名應徵的酒樓、食肆和食鋪,唯獨不見好吃食鋪。
難道是她還不知道這個消息?
趙行之等不及跑來看看,若是梅映禾當真不知道的話便告訴她,鼓勵她報名參加。趙行之胸有成竹,只要梅映禾報名,這最後的宴席承辦者非她莫屬。
正如周大廚對京城這些酒樓食肆的評價,味道都差不多,並無多出彩多出挑的東西,花費的心思也遠不及梅映禾在吃上的用心。
當時皇兄提出萬壽宴的時候,趙行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梅映禾,一來出自她手裡的吃食趙行之自信一定能夠讓皇兄滿意。二來也能給梅映禾一個機會展示自己的廚藝。之所以要買撲,只是不想讓她覺得自己勝之不武。
真刀真槍的比拼,最後的贏家也一定是梅小早。
對此,趙行之毫不懷疑。
趙行之看了一眼佑安,佑安會意,夸道:「梅小娘子的菜真的是一絕,憋在這小店裡可惜了,我們來的時候看到告示,萬壽宴買撲,好多酒樓報名呢,小娘子可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