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安然的號還挺不好掛的,所以還有一些人就會選擇曲線救國掛他的弟子的號,一方面是覺得既然是張安然的弟子肯定多少也得到了他的一些真傳,另外一方面則是認為萬一弟子搞不定那張安然肯定不能不管。
不得不說,這想法其實是對的。
不過現在來找王祥樂掛號的倒也不完全是衝著張安然過來曲線救國的,他畢竟在醫館坐診很多年了,也治好了不少患者,人傳人的也有些名聲,衝著他來的患者其實也不少。
但另外三個坐診大夫,哪怕是醫術最好的張長蘇,就真的沒幾個人衝著他們去了,主要是他們坐診的時間都不長,張長蘇也就只有偶爾回來會出診而已。
閒聊幾句,少已經燒開了,王祥樂給自己泡了杯茶,開始叫號。
第一個進來的患者是個本地的老太太,這幾天有點頭疼鬧熱的,就乾脆來王祥樂這兒掛個號開點藥回去。
老太太的情況不複雜,也願意給他當教學工具,王祥樂就一邊給老太太看診,一邊讓劉星澤和張承志也看看,然後給他們一一講解,非常詳細,最後才給老太太開了方子,還專門解釋沒每一味藥材使用和用量的講究。
儘管老太太的病症很簡單很常見,劉星澤和張承志依然聽得很認真,說來平時張長蘇也不會跟他們講的這麼詳細呢。
老太太拿著方子出去後,王祥樂喝了口茶,說道:「如果你們將來獨立出去坐診,就會發現一開始的時候,普通的病人才是最多的,不能一味追求疑難雜症。至於長蘇師兄,他自己學什麼都快,肯定不會給你們講得很詳細的。」
也不是張長蘇故意不愛講,主要他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他甚至可能覺得學醫這種事情,難道不是看看書,自己再上手兩次就會了嗎?
但是實際上……絕大多數人這樣學醫是肯定學不會的。
王祥樂之後的幾個病人也都是一些常見的小病小症,他就好像是上清鎮上小診所的醫生,鎮上的人有個什么小毛病都喜歡來找他,王祥樂也不覺得什麼,十分耐心地給人看診開方,一邊繼續自己的教學。
當然因為要教學的緣故,他看病的速度難免慢了些,所幸他的診室外面也沒有多少人排隊,後面的人也不會覺得時間太長等得不耐煩。
而對劉星澤和張承志來說,卻也是受益匪淺,跟著王祥樂學到了不少東西,包括一些幫助診斷的小技巧和用藥上的一些注意事項,別的不說王祥樂在用藥上絕對是非常謹慎細緻的,這可能和他的患者年紀大都比較大有關。
看了幾個普通患者之後,下面進來了一個看起來面色青白毫無光澤的年輕男子,他看起來有些虛弱無力,神色怏怏不樂的樣子,陪同他一起進來的是一個中年女子,可能是他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