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遇見圖書管理員時一樣,我感覺在末日裡遇見同樣留在外面的人,至少應該寒暄兩句,但我們卻像是在和平遇到的一樣,解釋完必要的事情,又各自回到了崗位。
我沒有在埋怨,我只是在感嘆,挺難得的,我們還在夢想著回到過去。
地鐵花了快一個小時才到公司。大樓沒有保安,門沒鎖,我的員工卡還能進入閘機,來到門口的人臉識別機器前。
它「滴」了一聲,接著開始語音提醒:「打卡成功。提示——楊先生,您已曠工三百九十七天,請您及時聯繫人事部門,以免對您的個人績效造成影響。」
除了「三百九十七」以外全部都是擬人聲的語調,單單數字是機械音,這平時聽起來無趣又違和的語音播報讓我愣了一秒,接著笑到上氣不接下氣。
笑著笑著我就開始淌眼淚了,但就是停不下來地笑,我笑著到了我的工位上,那裡積了厚厚一層塵土。
公司還有電,也意外的沒斷水。我拿了保潔間的水桶,捲起袖子洗抹布,用一上午的時間從南到北擦乾淨了大半個樓層,但我忽然想到了一個現實問題,我中午在哪裡吃飯。
我循著肌肉記憶來到食堂,沒想到居然看到有人。
原來食堂還留著一家檔口,這棟大樓里返回來上班的人不止我一個,而這家檔口算是其中之一,他們在頂樓開闢了菜園子,肉類和主食來自災變之前的庫存。
菜的樣式當然沒有之前多,但我吃得很滿足。午餐結束,我把餐盤放到回收處,決定去把工位剩下的地方打掃完。
從那天開始,我就繼續在公司里上班了,一切和之前一樣。
我早上坐地鐵到達公司,打卡上班,中午在唯一的檔口吃飯,午休後繼續工作,下午趕在天黑前出門,乘坐一路搖晃的地鐵回到住處。
漸漸的,我的生活居然開始規律了起來。
我發現這座城市裡還有人活在地表,他們和我一樣,還想繼續過災變之前的生活。雖然世界混亂,但我們還留有原來的習慣。
街邊偶爾能見到仍開著的餐館,地下通道里也有兜售自家蘋果的小販,甚至後來,市裡的博物館又重新開始營業了。
而我也重新啟動了公司在在災變之前的項目——一項可以全息模擬使用者記憶之中場景的項目。
我們採用的不是傳統的VR+傳感器設置,而是連接腦電波進行模擬,這種技術不需要頭盔以外的其他輔助設備,能夠讓體驗者真實的身臨其境,能夠聽得見聲音,摸得著物體,甚至還能聞到花香,品嘗,真正意義上做到所見即所得……
——這聽起來像不像是遊戲的宣傳冊上會寫的?
沒錯,我就是在宣傳冊上抄的。
不過遊戲內測版上線之前我去實機測試了幾次,雖然只能體驗提前設置好的小部分地圖,但確實,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也聽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