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曼同樣也真心希望呂雲這樣優秀的職業女性能夠走得更遠,她們在過去幾年裡互相成就,到了要分別的時刻自然也應當坦然相送:「我和黎越洋現在沒有競爭關係,這是你的職業道路,你自己決定就好。」卓曼輕輕笑道,「不管做什麼決定,謝謝雲姐過去的提點和照顧。」
呂雲本來也是擔心卓曼和黎越洋即將有什麼未暴露的競爭衝突,才特意過問卓曼一聲,見卓曼這樣的反應,便也放下了心:「本來以為遠舶競購之後,和勵榮應該不會有什麼交集,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機會,」呂雲有自知之明,行業里優秀的人太多了,黎越洋選擇她是因為在卓曼這裡「看到」了她,「還是要謝謝卓總。」
拋開卓曼和黎越洋所有彎彎繞繞的關係,卓曼覺得呂雲不用謝她,這是她應得的,「被看見」也要在準備好的情況下才能有價值,卓曼相信自己過去多年的合作夥伴,也相信黎越洋理性的判斷力。
「提前祝賀雲姐了,未來有機會我們還可以再合作。」
呂雲從業多年,見過各種各樣老闆們的愛恨關係,又自我認知清晰,此時意味深長地暗示道:「黎總選我,恐怕也是希望以後能和卓總多多合作,我是借了您的光。」
黎越洋在回上海前的一天,收到了呂雲的確定答覆。
當天晚上,黎越洋親自給呂雲打了電話。
黎越洋做事情雖然講究體面,但絕不會好心地潤物細無聲,利來利往是人性,除了歡迎呂雲加入勵榮,介紹勵榮資本上海辦公室的職責,這一通電話里,黎越洋還向呂雲表達了一點:勵榮資本上海辦公室需要長線輔助卓曼在海盛的拓展,這是她選擇呂雲的重要原因。
斷不開與卓曼的合作在意料之中,但長線輔助卻出乎意料,似乎窺探到什麼,呂雲沉默一會兒,笑道:「黎總大手筆。」
黎越洋並不認下誇獎,也不願限制她的才華,同樣笑道:「只要這件事做好,給上海辦公室的資源會讓你滿意。」為了讓呂雲有實感,黎越洋輕飄飄地補充,「倍數於你現在的公司。」
業內一直傳,黎越洋大氣,直到此刻呂雲才明白黎越洋的大氣是什麼程度的大氣,她自嘆當不起這樣的優待,其中種種,多是因為卓曼。
電話掛斷後,呂雲給卓曼發了條消息,說明身份變化,也開啟了她職業生涯里最後一段波瀾的旅程:「卓總,向您同步,我已回復勵榮,將於9月履新,期待繼續合作。」
卓曼收到消息時,並沒有吃驚,黎越洋的條件,只要沒有道德立場的壓力,業內鮮有人能拒絕的了,更有甚者,道德立場也阻攔不了。
卓曼心裡有許多疑問與困惑,又因黎越洋的行程變化,猜測是有什麼緊急重要的事情發生,便一直沒有打擾她。
卓曼的理智告訴她,黎越洋在有利益衝突時,也沒有真的做出什麼攻擊她的事,如今更不應該懷疑黎越洋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