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通過官方反而不如私人關係更好解決,在方文南的幫助下,張揚終於和紡織廠廠長張忠祥坐在了一起,張忠祥和方文南的關係很好,所以他也沒跟張揚繞彎子:「張處長,我也不瞞你,這個廠長我也沒打算幹下去!」他笑得有些無奈:「廠子經營到這種地步,我也沒臉幹下去了,所以我只想在自己還在任的時候,給工人們多謀求一些福利。」
張揚有些明白了,一直以來紡織廠的問題不單單出在工人身上,和張忠祥這個廠長也有著莫大的關係。
張忠祥道:「我知道我這樣做不對,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紡織廠上上下下幾千口子人,全都靠著工廠吃飯,市里一句話讓我們搬遷,我們就得離開,在我們的眼裡這就是飯碗,誰也不想讓別人把飯碗砸了。」
張揚道:「市里不是已經在開發區給你們興建了廠房,而且會幫助你們更新換代設備。」
張忠祥道:「張處長,你恐怕不清楚,新廠房啟用之後,我們廠子裡會有多少人面臨下崗,將近一大半人啊!這些工人政府負責安置嗎?他們得到的那點拆遷補償能夠補償所有的損失嗎?工人不是傻子,他們什麼消息都能夠打聽到,我夾在政府和工人之間很為難,我想維護國家的利益,我也不想放棄工人的利益,張處長,你能夠明白我的苦衷嗎?」
張揚點了點頭道:「張廠長,個人的利益在集體的利益面前,個人的利益要靠後,集體的利益在國家的利益面前,集體的利益要放在一邊,我想你身為一個國家幹部,這麼簡單的道理應該懂得吧?」張大官人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證明他的見識已經是今非昔比。
張忠祥道:「我當然懂得,可是說的容易,真正做起來哪有那麼容易?我知道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要有人付出代價,可為什麼付出代價的第一批人就是我們的工人?」
張揚默默看著張忠祥,如果設身處地的為他著想,的確這件事有些殘酷,紡織廠在這次的南林寺風景開發工程中,無疑是受到損失最大的,這些工人真正擔心的是以後的去向,開發區新廠建成之後,隨著設備的更新,對工人的需求量會大幅度減少,這批裁下來的工人,有可能再也沒有上崗的機會,這才是矛盾的關鍵所在。
張揚低聲道:「假如我能夠解決這些工人以後的上崗問題呢?」
張忠祥雙目一亮,他大聲道:「假如張處長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我敢保證紡織廠會在半個月內完成全部搬遷!」
這麼大的事情,張揚是做不了主的,他向李長宇單獨匯報了這件事,李長宇抽了口煙道:「張揚,你知道紡織廠有多少工人嗎?」
張揚還沒有來得及回答,李長宇說道:「兩千四百多人,你知道開發區新廠建成投產之後,需要多少工人嗎?」他又自己回答道:「七百人,也就是說,紡織廠將有一千七百多人面臨再就業!」
張揚本來以為市里並不知道紡織廠的癥結所在,想不到李長宇對紡織廠的情況知道的一清二楚,他充滿詫異道:「市里既然對紡織廠的情況這麼清楚,為什麼不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解決?」
李長宇語重心長道:「改革面臨著一個全面深化的過程,我們的企業也面臨著一個全面轉型的過程,你看到的紡織廠的問題,只是千千萬萬個問題中的一個,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在企業的轉型過程中,紡織廠這樣的問題是在所難免的,不能出了問題就讓政府解決,紡織廠的問題,政府完全有能力解決掉,可是很快就有第二個,第三個企業出現同樣的問題,這一個個的問題難道都要依靠政府,難道要把所有的壓力都壓到國家的頭上?」
李長宇的話對張揚來說有些太過玄乎,他瞪大眼睛道:「難道你們就打算把這些工人不聞不問,讓他們自生自滅?」
李長宇搖了搖頭道:「國家是不會放棄這些工人的,我的意思並非是放棄,中國有句話,叫破而後立,我們的改革需要一個全新的思路,我希望紡織廠作為一個試點,給江城所有的企業做出表率,走出一條嶄新的創業道路。」
張揚嘆了口氣道:「還是讓人家自生自滅!」
李長宇道:「開發區最近興建了不少的工廠,再就業機會比比皆是,南林寺風景區、古城牆風景區的興建一樣會創造不少的機會,我們會優先考慮紡織廠的工人,對於願意自主創業的職工,我們還會給他們很大的優惠政策,時代在發展,鐵飯碗的概念早就應該被打破了。」
張揚道:「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很多工人還指望著那點工資吃飯呢!」他和李長宇說話隨便慣了,根本沒什麼顧忌,想到什麼就說了出來。
李長宇當然也不會跟他一般見識,笑了笑道:「捧著鐵飯碗,就會滿足,就不會想著進取,其實外面有更好的金飯碗銀飯碗等著呢,張揚,你去黨校學習,怎麼一點提高都沒有?」
「我可沒有這麼遠大的理想,我也沒有這麼超前的眼光,我只想把南林寺風景區的建設搞好,把古城牆老街的開發搞好,給李副市長爭光,順便給我自己添點兒政績。」
李長宇知道這廝滿腦子惦記著升官,不禁莞爾道:「踏踏實實做好工作,副處距離你已經不遠了。」
張揚有些詫異的看著李長宇,我靠,李長宇啥時候也跟邢朝暉學會忽悠了?想想自己已經混上了國安局的副處,可惜這個副處見不得光。
李長宇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強調道:「這麼年輕提升的太快容易招人嫉妒,你現在還是招商辦副主任,已經享受副處級待遇了。」他的意思是張揚應該知足,人總不能一口就吃成一個胖子,照張揚目前的發展速度,三十歲之前成為副廳還是大有可能的。
雖然沒有從李長宇那裡得到滿意的答覆,這仍然絲毫無減張大官人的工作熱情,通過方文南的從中調和,他和張忠祥還是達成了默契,紡織廠的動遷問題雖然暫時無法解決,可是南林寺景區工程已經正常開展了。
王準的拍攝在張揚的幫助下也順利進行,郭志強儼然成了劇組的編外人員,幾乎一天到晚長在王準的劇組裡,這廝的目的就是謝麗珍,不過謝麗珍似乎對這個幹部子弟沒多少好感,除了跟他去參拜了一次佛祖舍利,對以後郭志強的邀請全都視而不見。
郭志強也一籌莫展,為這事他專門請教了張揚:「我說張揚,你幫我出出主意,怎麼能讓她喜歡我?」
張揚頗有些哭笑不得,最近他和郭志強時常一起吃飯運動,彼此的友情進展很快,張揚道:「感情這事兒,不是別人能幫忙的。」
「你倒是說說,我無論長相還是家庭條件都不差吧,可謝麗珍怎麼對我愛理不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