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本想客氣幾句,鍾長勝騎著摩托三輪已經走遠了。
秦清望著皮卡車內的那些活物,不禁笑了起來:「原來你開皮卡車還有這個好處,平時收禮方便。」
張揚道:「下車我得弄個篷布罩起來,不然也太明目張胆了。」
這條道路真正暢通已經是下午三點,等他們趕到了東江已經是下午五點半了,張揚先把秦清送到東江的南國山莊,秦清先留在那裡休息,張揚則開著皮卡車去了省人民醫院,可這滿車的雞羊總不能就停在停車場內,他先給柳玉瑩打了個電話,剛巧宋懷明也在,他讓司機下來,張揚把皮卡車交給司機,讓他將車裡的東西分成兩份,一份給省委書記喬振梁送去,另外一份送給了宋懷明。
宋懷明和柳玉瑩的兒子前兩天都在兒科治療黃疸,現在才回到母親的身邊,看樣子黃疸已經消褪了一些,只不過還是發低燒。
張揚來到病房的時候,柳玉瑩正抱著兒子悄悄抹淚,每個母親都不願看到自己的孩子受罪。
宋懷明看到張揚進來,他微笑著招呼道:「張揚來了!」
張揚道:「宋叔叔新年好,柳阿姨新年好。」這廝在領導和長輩面前往往都是很禮貌的。
宋懷明點了點頭,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就聽到妻子柳玉瑩道:「張揚,你總算來了,快,幫小新看看,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宋懷明不禁埋怨道:「玉瑩,張揚才剛到,你總得讓他歇歇再說。」
張揚笑道:「沒事兒,我這都很不好意思了,今天從東江前來的途中並不順利,先是高速出了車禍,繞路皖東卻又遭遇了路堵,不然上午就到這裡了。」他來到柳玉瑩身邊,看到那嬰兒臉色發黃,雙目無神,從嬰兒的面貌輪廓來看,像極了宋懷明,張揚仔細看了看那孩子,又小心的伸出手指貼在他纖弱的脖子上,中醫可以根據脈搏的跳動察覺病人體內的變化,其實未必通過脈息,張大官人通過人身體上任何一根經脈都可以察覺他的體內生理變化,大約一分鐘之後,張揚放鬆了手指。
柳玉瑩緊張道:「怎麼樣?這孩子血清膽紅素嚴重超標已經達到了255μmol/L,醫生用了光照加上藥物資料,可是效果並不明顯。」
宋懷明一旁道:「我看今天小新的黃疸好像退了一些。」
張揚道:「中醫和西醫對於小兒黃疸的概念是不同的,我們將黃疸分成陰黃和陽黃,他是濕熱蘊郁中焦,發為陽黃,情況並不嚴重。」
聽張揚這樣說,宋懷明夫婦暗自鬆了一口氣。
宋懷明將一張醫生開來的藥方遞給了張揚,他低聲道:「這是省中醫院著名的兒科專家給小新開得藥方,你幫忙看一看。」
張揚看了看那藥方,卻見上面寫著:「茵陳10克,梔子6克,犬黃6克,黃柏6克,鬱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
張揚看完,將藥方放在床頭柜上,輕聲道:「藥方並沒有錯,不過開藥方的人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什麼事情?」宋懷明夫婦同時道。
張揚笑道:「我還忘了問,他叫什麼?」
宋懷明道:「宋庚新,他是庚字輩,名字是我岳父起的。」
張揚道:「宋庚新,這名字很有官氣!」
宋懷明淡然笑道:「我可沒想他做官,對我們這些當父母的而言,子女平安就好,至於以後做什麼?要看他們自己長大後的選擇了。」宋懷明在對待子女的態度上是十分開明的,因為妻子楚靜芝早喪的緣故,宋懷明和女兒楚嫣然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層隔閡,至今父女間的感情都無法融洽,現在他中年得子,心中只希望孩子能夠平安,對他的未來真的沒有那麼早的勾畫和期許。
張揚用手指輕輕觸了觸宋庚新的小臉蛋,微笑道:「小庚新,快快好起來,千萬不要讓爸爸媽媽為你擔心。」
宋庚新這小傢伙雖然出生沒多久,可是卻不愛哭,兩隻眼睛好奇的看著張揚。
張揚感覺這孩子有些與眾不同,他向宋懷明夫婦解釋道:「我剛剛探查過他的脈息,小新有些先天不足,不過不太嚴重,你們提到過他出生前有過臍繞頸,應該是纏繞的臍帶影響了一些血供,營養都是母體通過臍帶提供給小新,所以他的體質比起正常孩子弱了一些,發生黃疸,並不可怕,藥方是對的,但是為什麼治療這麼多天沒有效果,因為之前治療注重的是治標而非治本。嬰兒的身體本身就比成人弱小,對他們的治療應該以扶植根本開始,然後才能循序漸進的進行對症治療。是藥三分毒,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味地進行治療,非但病情不會有好轉,反而會逐漸加重,還好現在沒什麼事情。」
張揚找宋懷明要來紙筆,重新開了一張方子,又特地寫了一張培根固元的營養湯譜,這兩張方子並不是開給小庚新的,而是供給柳玉瑩服用。
張揚道:「柳阿姨,你按照我的藥方來,這兩張方子可以幫助你的產後恢復,你要堅持母乳餵養,用不了太久的時間,小庚新就可以康復如初。」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