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又陸續從殘碑、石柱上找到了「林泉院」、「寺山界」字樣,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口重達數千斤的石槽,槽上刻有「當院僧兵善友、善其合共造石槽一口」。
目睹眼前的斷壁殘垣,慧空法師口宣佛號:「阿彌陀佛!」他手中念珠轉動,低聲誦念佛經,超度昔日佛寺的先輩。徒弟明覺和三寶和尚也是表情肅穆,雙手合什跟在他的身後。
顧允知無意打擾他們,向張揚招了招手,兩人走遠一些,來到一口石槽旁坐下,顧允知道:「慧空法師是台灣佛學界的泰斗級人物,佛法精深,沒想到居然和你相識。」
張揚笑道:「誤打誤撞就認識了。」
顧允知道:「趁著他來東江,促進一下兩岸的佛文化交流。」
張揚道:「他應該在東江呆不長,說是要去普陀和九華山進行佛學交流。」
顧允知微笑道:「未必要急於一時。」
張揚道:「爸,我這次去京城,抽空去琉璃廠淘了件瓷器,改天有時間我給您送去。」
顧允知點了點頭,輕聲道:「見到養養沒有?」
張揚道:「見到了,感覺養養這次成熟多了。」
顧允知嘆了口氣,抬起頭,目光望著樹葉罅隙中的那一抹藍天,低聲道:「人總會長大,這些日子,發生在她身邊的事情已經夠多了。」
張揚拍了拍顧允知的膝蓋,顧允知轉臉看了看他,露出一絲微笑:「此行順利嗎?」
張揚道:「喬老讓我過去幫李銀日看病,他的吩咐我不敢不聽,這次我帶養養去喬老那裡,喬老還品嘗了養養親手做的佛跳牆。」
顧允知道:「這丫頭前兩天就打電話過來,說最近廚藝進步不少,要親自給我做飯。」
張揚笑道:「您有口福了。」
顧允知道:「女孩子越大,心思越難琢磨。」他對小女兒的心思看得很清楚。
張揚道:「爸,我在京城和陳旋的兒子發生了一些矛盾。」
顧允知道:「陳旋和文副總理的關係很好,處理這些事情需要謹慎,儘量不要讓他們難做。」顧允知已經覺察到了什麼,文國權和喬老之間的不和由來已久,張揚和兩方面的關係都很近,隨著兩方的鬥爭趨於激烈,這種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難於處理。
張揚道:「爸,我聽說未來的總理會在我乾爹和傅憲梁之間產生?」
顧允知笑道:「坐在這裡你能夠看到清台山的頂峰嗎?」
張揚愣了一下。
顧允知又道:「青雲峰上今天颳得是東北風還是西南風?」
張揚道:「看不到,離得太遠。」
顧允知道:「對你來說,還是把目光放在視力可以達到的範圍內,盯著那些距離自己太遠的景物,還不如多多注意腳下,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小石子絆倒。」
張揚若有所悟。
顧允知說這些話,目的是提醒張揚不要過多的參予高層的政治鬥爭中去,張揚雖然有能力也很聰明,但是以他的境界,參予到其中充其量也不過成為別人利用的工具罷了,能夠站在政治之巔的,心機必然海樣深遠,張揚根本無法想像。
慧空法師在秋霞寺遺址之上誦念了半個多小時的佛經方才迴轉到兩人的身邊,歉然合什道:「讓兩位施主久等了。」
顧允知微笑道:「你在誦經,我們在體會這裡的寧靜,其實世上根本沒有誰等誰之說,每個人都在體會自己的人生,我們只不過有緣在時空中發生了一些交集。等其實是一種緣!」
慧空法師望著顧允知,雙目之中充滿了欽佩的光芒。
顧允知道:「寒舍就在不遠處,大師如果不嫌寒舍簡陋還請移步去飲茶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