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官人不知道陳崗因為這件事對自己會產生怎樣的怨恨,不過他發現了另外一個有趣的變化,市委書記項誠對自己的態度明顯發生了改變,應該是薛老這個共同的紐帶起到了作用,第二天張揚一早起來,出門後遇到了項誠,項誠滿臉堆笑的向他道:「小張,一起去吃早餐!」
張揚點了點頭,看得出項誠的心情很好,他跟著項誠的腳步來到了餐廳,駐京辦主任霍雲珠早就已經等在那裡了,早餐也已經準備好了,她微笑著向兩人問候。
項誠坐下之後,端起牛奶喝了一口,向張揚道:「小張,薛老說近期要去北港看看,到時候接待工作可就交給你了。」
張揚心領神會的笑了笑:「項書記,您是領導,您下指示,我保證完成任務。」
這句話讓項誠非常的舒服,他輕聲道:「薛老是我這一生中最敬佩的人,他很看好你哦!」
張大官人心說,薛老看好我還不是因為我能給他治病?不然我這個小字輩哪能入得他老人家的法眼?此次來京,項誠對自己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拐彎,肯定是薛老的緣故,想起過去項誠對他的刁難,張大官人很難將面前這個笑容可掬的長者聯繫到一起,官場中每個人都懂得變臉術,張揚也已經見怪不怪了,人家向自己主動示好,自己總不能冷臉相對,張揚道:「我對薛老也是相當敬仰的,他也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項誠發現人生真的很奇怪,此次來京之前,他還對張揚恨得牙痒痒的,可是當他在知悉薛老和張揚的關係之後,馬上就開始學會從一個新的角度看待問題,他決定要和張揚化敵為友,雖然他知道這並不容易做到,可是只要有了想法,就應該可以做到。在昨天和薛老分別之時,薛老曾經送給他一句話,人和人相處有一種方式是敬,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如果兩不相讓,搞到最後只能越弄越僵,關係陷入僵局的時候總得有個人主動讓步。
中國有句老話叫要想好,大讓小,項誠現在就是這麼做。
張大官人不是不通情理,這廝其實是個怕敬的主兒,說穿了他和項誠之間的矛盾還是因為公事產生的,什麼撤縣改市,什麼城市亮化,什麼開發區的退耕還田,這些矛盾並不是私怨,現在項誠已經明確表態支持他撤縣改市,過去的那點不快自然就煙消雲散了。不過張揚也不是好哄的主兒,不會因為項誠態度的突然改變就會把他當成好人,就會掏心窩子似的把心裡話全都說出來,張大官人的特長是提條件,他的強項是把握一切可以把握的機會,儘可能的得寸進尺。他首先就是舊事重提,把太陽能自充電路燈的事情說了出來,目的是想把北港的這一工程給包攬下來。
項誠道:「小張啊,這件事你說晚了,那天你跟我提這件事之前,市里已經和南方路燈廠商簽約了,我們總不能違約吧?」其實張揚跟他說的時候,這件事只是意向還沒有簽約,他是因為個人的成見所以才看都不看就否決了張揚的提案。項誠直到現在也不看好張揚的什麼太陽能自充電路燈計劃,認為這小子做事很不靠譜,現實和理想之間是有距離的,就算濱海科技局研究出來了這套東西,投產的可能性又有多大?成本會不會太高?這筆帳他懷疑張揚壓根就沒算清楚這筆帳。薛老雖然轉變了他對張揚的態度,可是並不能轉變他對張揚的看法,在他的眼中張揚依然是個不成熟的年輕幹部。
張揚道:「項書記,濱海的財政情況不容樂觀,您看看市里是不是能給點政策?」
項誠嘆了口氣道:「小張啊,這一點,我真的是有心無力啊!」
張大官人一看項誠那張愛莫能助的面孔,馬上明白了,要想從他的手裡弄到錢真是難上加難,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以後錢的事情還是儘量不要開口的好,開口也是白費唾沫,想透了這一層,張揚和項誠就沒什麼話好說了,他笑了笑道:「那我就自己想辦法。」然後低頭吃飯。
項誠也慢慢的吃屬於自己的那份早點,他吃東西很慢,細嚼慢咽有助身體健康,到了他這種年紀,就不得不注重養生了。吃了幾口飯,項誠又想起了一件事:「小張,農業部最近給市里下了一份通知,是關於濱海開發區的。」
張揚心中暗樂,這件事就是他捅出來的,項誠這次來京十有八九也是為了處理這件事。因為濱海開發區的事情,農業部把北港當成了反面典型,喬振梁點名批評了北港領導層,項誠也因為這件事顏面無光。
張揚揣著明白裝糊塗道:「通知說什麼?我還沒有收到消息。」
項誠暗罵這小子奸猾,事情百分百是他搞出來的,現在居然還在自己面前裝無辜,可項誠也不好戳破,嘆了口氣道「濱海開發區一直進展緩慢,沒有多少起色,大片土地閒置,老百姓沒有地種,企業又沒有按照預期的發展起來,當地百姓失去了土地,又沒有能夠及時解決就業問題,所以產生了很大的矛盾,怨憤不斷地累加,我們沒有能夠及時做出疏導,所以有些人上告到了農業部,現在農業部最重視的就是耕地被占問題,所以喬部長狠狠批評了我們一通。」
張揚心中暗道,你丫活該,瞧瞧濱海開發區選址的那片地方,也忒業餘了點兒。好好的耕地都被你們占用了,沿海的不毛之地還空曠著一大片,造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