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叹气,“朝廷每年光是治理河道都不知要花多少银子。西边这事儿又拖了五六年……以后还有两件大事,不可能全拿内帑的银子。”
胤禟说的大事是太后和皇上的葬礼。
康熙还有这么多儿子要出宫开府娶媳妇,花的都是内帑的银子。到了国丧,反而需要户部掏钱。
胤祯心说这么穷了,还怎么打?万一打到一半补给断了、粮草没了。他们岂不是要饿死在伊犁?
刚好年前胤禛又跟康熙提起户部亏空的事情,再不查,有些官员就要致仕退休了,等他们死了,难道这银子要他们儿子还吗?
康熙不搭理他,追缴欠款这事儿他开不了口,等以后老四继位让他去要。
谁知这时胤祯却站出来表示,如果国库的银子就这么多,那西边的仗打不起,还是招抚和谈吧。
康熙:“???”这兄弟俩是私下已经商议好了?老十四竟然就这么容易放弃出兵了?
胤禛也有些惊讶地看向胤祯,胤祯就说不能出兵的理由,算来算去,朝廷只有兵力多这一个优势,其他的都是劣势。
康熙欣然答应,“还是老十四说的有道理,不可贸然出兵,不如就先让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送信给策妄阿拉布坦,劝其归顺吧,若他仍不悔改,日后动兵不迟。”
朝会结束后,胤禛就笑着找胤祯说话,“十四弟啊,你真是长大了,我之前想劝你来着,年底太忙,一直没抽出时间,谁料你自己想明白了。这两年出兵风险太大,汗阿玛不忍心你去冒这个险。”
“上战场哪儿有不冒险的,就是咱们准备齐全,也不可能有十成十的把握。”胤祯哼道。
“那是,可能胜算能多一分是一分。”胤禛道:“你再等等,等四哥说服汗阿玛,把亏空追回来,你再披挂上阵。”
胤祯一愣,看向四哥,“四哥真的还愿让我带兵?”
胤禛道:“那是自然。”
老十四是兄弟中唯一能带兵的,不用他只能用外人了,那更不放心。
胤禛倒没想过胤祯功高盖主的问题,又不是他一人之功,年羹尧、岳钟琪还在那边呢,到时候还可以派其他宗室去,功劳大家分一分,老十四这功也就没什么好忌惮的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