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予虛勾唇角,酸澀地笑了一下。
在這個悲情的故事裡,他作為旁觀者,真的見證了太多。
上初中之前,他的生活算得上風光得意,母親溫和慈愛,父親事業小成,父母舉案齊眉,他也過得順心遂意。那時候的他陽光開朗,覺得自己是班裡最幸福的小孩。就是因為經歷過這種生活,他才能在後面性格大變後遊刃有餘地表演溫和,表演謙卑,表演上進,以及表演幸福。
他十二歲那年,孟昌河因為打了個官司聲名鵲起。事業大躍遷之後,他就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他不再會在應酬晚歸時解釋,也不再會去他的家長會,他的心完全騰挪到了燈紅酒綠的世界裡,沉醉在一聲聲「孟主任」的恭維中。
他的變化影響了整個家庭,一開始他們吵架時還會避開他,再後來撕破臉時,會直接將他的身世抖落出來。周紅說孟昌河沒有責任心,說人是他從孤兒院領回來的,他就該負責;孟昌河指責周紅不夠格做母親,連親生兒子都能弄丟,要不是她的粗心大意,他們現在還是完整的一家三口。
他說得是,完整的一家三口。
他們吵架的時候,孟津予就坐在自己的書桌前寫卷子,他心無旁騖地寫完一張,卻在橫線處寫上自己的名字時,毫無預兆地啜泣起來。津予,滋潤生物的成長,他們在給他取名字的時候應當還是在意他的,可時過境遷,他們不但自己變了,連對待他的態度,也變了。
孟昌河開始明著在外面亂來之後,周紅鬧過一陣子,可她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一位性情溫和的家庭主婦,她什麼也鬧不出來。後來她累了,開始頹廢,娘家那邊的親戚輪番過來安慰,話里話外都讓她別犯傻,男人有錢就變壞是亘古不變的真理,讓她牢牢抓住那麼會賺錢的孟昌河,不要問,不要鬧,只要拿錢就好,千萬不要放手。
那些話勸到最後,還有他的幾句,比如外婆會說你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孝敬你媽;舅舅會讓他別和孟昌河學,一定要對家庭有責任感;大姨說得更露骨,說要是沒有你媽,你說不定還在孤兒院吃大鍋飯,哪有現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所以一定要爭氣,將來出人頭地,讓孟昌河後悔。
他們說這些的時候,周紅也會辯駁,說他只是個孩子,不需要知道那麼多。可知道就是知道,雖然不需要知道,但那些話就像一道道指令輸入進了他的人生程序中,約束著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讓他完全不能像一個正常人那樣活著。
必須要珍惜不用吃大鍋飯的日子,必須要報答周紅,必須要讓孟昌河後悔......他在十二歲的年紀接受了這些「必須」,因此養成了那樣虛偽的習慣。所有人都喜歡溫和上進的謙謙君子,所以,即便他恐懼,他厭惡,他自私,他輕狂,也全都不能表露出來。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隨時會被送走流浪的緊繃環境裡,背負著那麼多令行禁止的條例和壓迫,誰還能保持住純真呢?=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