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黟沒有砸濟世堂的招牌,濟世堂賣的消食丸是二十文一包,雖然價格沒那麼低,但依然很暢銷。
他在夜市賣,掛的是同樣的價錢。
來夜市里玩的,大都不差那一二十文錢,聽到有人在賣「陳氏消食丸」,又與濟世堂同樣的價錢,想買買不到的,就都圍了上來。
名聲打出去後,這消食丸比想像中的好賣。
許黟今晚帶過來的四十包消食丸,還沒半個時辰,竟都賣完了。
他揣著沉甸甸的八百文銅錢,就像揣著一堆小石頭。
拿著掙到的錢,許黟轉頭就又花了出去。
家中只有一個藥臼,許黟便又再買了一個,打算用來搗帶有毒性的藥材。
買完藥臼,許黟繼續閒逛,突然,他在一個攤位上看到有買針砭的。
他眼神亮了起來,快步地走過去。
這針砭其實就是用來治病的石針,前圓後方,針頭是圓形的,用的時候可以用煤油燈消毒,用火烤到發燙,再因不同的病症搭配不同的藥物,以刺激穴位的方法來治病。[注3]
放到現代早已被金屬製作的毫針取代,但在宋朝里,這種用石針治病的,可是某些大夫的看家本領。
許黟沒想到還能在鹽亭縣的夜市看到有賣針砭的,怎麼不讓他驚喜。
再去看賣針砭的攤主,是個年有四十餘歲的阿伯。
許黟壓抑著心中喜悅,問道:「請問阿伯,這針砭是什麼價錢?」
攤主見問話的是個眉目清朗,舉止有禮的少年郎,心中無奈嘆了口氣,卻還是為他解答:「這針砭是二十一針為組,不可單獨售賣,小郎君手中拿的這組,是某用上好的砭石磨成的,價格可不便宜。」
他見這少年郎沒有露出別的神色,繼續道,「要是小郎君想買,這針砭二十一為組,便要兩貫錢。」
說罷,他便想到對方會拂袖離開的畫面了。
第41章
兩貫錢, 便是兩千文,放在底層百姓眼裡,這可是筆大錢。攢個一年半載, 都還未必攢得到。
更何況,在很多人眼裡,一根做工精細的繡花針,也才幾文錢。這針砭是石頭做的, 石頭是賤物, 上好的砭石和普通的砭石,在他們看來沒有區別, 怎麼能和用鐵做成的針相提並論。
攤主還敢賣這個價, 準定是來夜市訛人的。
有這個想法的人太多了, 以至於攤主在見到有人問價,都已經做好挨罵的準備。
尤其這鹽亭縣懂得用針砭治病的不多,多數問價的都是因為好奇。
許黟的年紀不大, 也被攤主歸為這類人了, 但出於習慣,他還是將這針砭介紹一通。
在聽到要兩貫錢後,許黟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挑選了幾根石針放在手掌心觀摩。
周圍燈火闌珊,照得石針每處細節都十分精妙,與他家收藏的針砭比起來, 絲毫不差。=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