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說,她不想當什麼太子妃,她不想和別的女人分享自己的愛人,也不想去養別人的孩子,更不想一輩子被關在宮闈中,寸步難離。
不想和友人漸行漸遠,不想與父母親人一年見不了幾面。
不想和不愛她的人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不想做世人眼中合格的太子良娣。
太多不想,太多不甘,被時光一點點壓制在心底,被她狠心壓在了暗無天日之處。
沈玉耀的問話,就像是鑿子鑿開了石縫,有光透下來,新鮮的空氣讓她終於能喘息片刻。
「想!玉陽,真的可以嗎?」
原主受寵,指的是宮裡那幾個站在食物鏈巔峰的人,都喜歡原主。
包括在千音觀的那位老太太。
「當然,交給我吧!」沈玉耀之所以說要去千音觀,不僅僅是為了給自己找個皇帝安心的去處,也因為只有皇太后,才能壓住太子。
皇帝都壓不住,上次現場吃瓜,她算是明白了,沈崇表面嚴厲,實際上還是會為了孩子讓步。
沈崇對太子還剩多少喜愛,沈玉耀不清楚,但是她知道,父母讓步有時候並不是因為多麼疼愛孩子,很多時候是因為習慣。
因為是父母和孩子,所以父母願意讓著孩子一些,下意識願意退步一些。
沈玉耀總覺得,按照太子的性格,沈崇若是三五年不死,太子一定會折騰到沈崇對他沒有多少耐心咯。
皇太后和太子的關係並不算特別親近。
雖然皇太后姓鄭,與鄭婉婉還有親戚關係,但皇太后的鄭都快和鄭婉婉的鄭分家了。
先皇乃是開國皇帝,只不過鄭家勢大,先皇為穩定朝中格局,大開後宮,那時先皇第一任妻子身體不好,很快病逝,後來才娶了皇太后入宮為當時的皇后。
皇太后與先皇年齡相仿,皇太后二嫁,先皇二婚。
兩人倒是般配,可這兩人在一起都不是因為感情,而是夾雜著各種利益,宮裡宮外一直有傳聞說先皇第一任皇后與皇太后前夫的死都有貓膩,只是誰也不敢明說。
反正皇太后確實很討厭鄭家人,沈崇登基後,皇太后總是會在千音觀清修,美名其曰為先皇祈福,只有年底會回宮一趟。
簡單野炊過後,再度啟程,很快就看到了千音觀的大門。
千音觀和一般的道觀一樣,修築在山間,因為皇太后在此清修,所以有一條能過馬車的路從山腳修到半山腰。
千音山是大山,上山的路倒是不算崎嶇,就是顛簸了些,路上石子不少,到了千音觀前,沈玉耀臉都白了。
她這次不是感覺骨頭架子要散,而是覺得胃裡中午吃的東西都要吐了。
古人適應良好,秦淑君下來的時候面色依舊,還調侃沈玉耀。
「玉陽你這身子骨還是太弱了些,等之後習武時,可要讓教習好生給你打打基礎。」
沈玉耀想說,等她學會騎馬,打死她也不要坐什麼馬車了!
千音觀前早就等著不少女道士,坤道道長們站成一排,為首兩人,均是白髮。
一人比較眼熟,是皇太后身邊的親信。
沈玉耀趕忙上前招呼,「青珍姑姑!」
一行人給兩人行禮,「貧道給玉陽公主請安,給良娣請安。」
青珍則單獨上前行禮,「老奴見過七公主,見過良娣,兩位貴人一路可還順利?」
「免禮!勞姑姑關心,順利順利,皇祖母呢?」沈玉耀累得不行,只想趕緊找個地方休息休息。
「太后她老人家聽聞公主要來,早早便吩咐了奴請公主到後山見面。」青珍先回答沈玉耀的問題,隨後又給了身旁的坤道一個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