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反對讓人警惕,突如其來的贊成,同樣讓人心生懷疑。
而那些贊成之人,大多數吏部和親吏部的官員。
吏部掌控官員升遷和任職,實際上在六部中,吏部尚書手中權力最大。
聯想到這一點,再看一看早朝上的爭吵,似乎就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秦國相為了自己的利益反對,別人自然也會因為自己的利益去贊同,渾水才能摸魚,有些人的目的就是將水攪渾。
沈玉耀前腳剛吩咐於三去查,後腳就有人來東宮求見了。
「殿下,戶部尚書求見。」
戶部尚書蔡有志,他來幹什麼?
沈玉耀有些疑惑,這位可不是會有意跟上司親近的性格,所以今日前來,定然有事。
當初因為蔡有志太過正直不知變通,把皇帝氣夠嗆,皇帝不止一次的跟沈玉耀說,遲早把蔡有志換了。
但後來皇帝生病,再加上蔡有志雖然性子直了些,但他做事兢兢業業,並無不妥,皇帝也就沒有動他。
本以為蔡有志很快就會被換下去的大臣預測失敗。
事實上蔡有志對於自己到今日還在戶部尚書的位置上一事,同樣抱著驚訝的態度。
原本他上來後不管不顧的,就是想在有限的任期內多做點兒好事,現在能多干一段時間,實在是沒必要還跟皇室對著幹。
再加上西北互市與新港讓朝廷腰包鼓了不少,填平了不少帳,有錢後,蔡有志就沒那麼摳門了,心情也變好了。
所以沈玉耀有段時間沒有看見過蔡老頭比白菜還綠的臉了。
今日她又看見了。
「臣見過太女殿下,殿下千歲!」
蔡有志進來後先給沈玉耀行禮,沈玉耀擺擺手,「免禮,給蔡尚書賜座。」
「謝殿下!」
蔡有志落座後,沈玉耀看到了他那張氣得鐵青的臉。
「是誰讓蔡尚書如此生氣?去倒杯苦茶來。」
沈玉耀吩咐宮人給蔡尚書先上去火的茶,這是從皇后那裡學到的待客之道。
這一條還是挺貼心的,至少在古人看來非常不錯,蔡有志本來是帶著一肚子火氣過來,不管不顧就想跟沈玉耀噴一遍那群荒唐的官員,但是一杯苦茶下肚後,他的火氣被消了三分,一下子就淡然了。
世間有好茶,有那麼多美好的事物,他要是被一群二傻子氣壞身子,多不值得啊!
在沈玉耀問起生氣原因時,蔡有志已經能淡定的敘述了。
「殿下,臣在議事廳同其他大人議事時,談及廢除春貸一事,那群沒碰過國庫一塊銅板的傢伙,信誓旦旦的說,春貸能讓國庫豐裕,氣的臣想來問問殿下,春貸真的讓國庫豐裕了嗎?」
「何為國庫豐裕?是說眼下免除一部分農民的稅收是豐裕,還是說往年收稅收到明年豐裕?」
沈玉耀嘴比蔡有志毒,一句反問直戳靈魂深處。
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知道哪種情況才是國庫真的有錢,才會做的事情。
「殿下問的沒錯,臣當即也反問了他們同樣的話,他們說,自然是收的越多,越豐裕。」
這個他們,顯然不是一個大臣。=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