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這位公主在政治上也頗有手段。
戶部缺錢,她不會想著加庶民的田賦,而是選擇建立新港和西北互市兩處,還自己燒出了更加好看且價低的琉璃,作為硬通貨。
其後她還找到了一個高產水稻,雖說還沒有出現結果,但聽冬州那邊報過來的話,漲勢喜人,多半會豐收。
在冬州豐收的水稻,絕對會成為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利國利民的好事。
還有她為了讓百姓溫暖過冬,主持修建的各種豢養牲畜的場子,以及她下血本找來的棉花……
楊青從這些上,都能窺見沈玉耀不同於其他帝王的,更加廣闊與偉大的野心。
她將目光放在腳下,放在那些庶民身上,而不是想著如何穩定朝堂上的世家大族,楊青總覺得,等這位太女真正的登基,會給大莊帶來很大的變化。
「殿下確實非常人,大莊能得殿下,乃是天賜。」
曲川認真的說道。
他接觸沈玉耀弄出來的鋼鐵廠更多,知道那些神兵利器的威力,也知道沈玉耀藏著不少好東西。
只要想到那些好東西能在沈玉耀登基後,逐步在民間推開,他就心潮澎湃。
像是在看一個永世不滅的帝國,正在一步步建立起來。
「能得你如此誇讚,當真難得,就是這段日子,還是要低調一些,殿下今日心情極差啊。」
楊青昨天晚上看到了心情好的沈玉耀,今天再看冷著臉的沈玉耀,一下子就對比出沈玉耀心情非常不好。
曲川也看出來了,沈玉耀今天早朝心情不好。
為什麼心情不好?
自然是因為今天上朝前,沈玉耀沒有看到余柳。
滿朝文武一般不會太注意上朝時,站在上位的太監是誰。
反正都穿著一樣的衣服,臉一樣的白。
大莊的太監手裡沒有太大的權力,而且由於前朝太監掌管大權,是前朝滅國的原因之一,所以本朝對太監的管制就更多了。
也是因為不能重用太監,所以皇帝才會建立暗部,用另一雙眼睛去監管百官。
官員們可以不在乎余柳來沒來,沈玉耀卻不能。
因為余柳如果不來,就說明皇帝那邊有事,事情嚴重到余柳甚至不能出紫微宮了。
還能是什麼事?
沈玉耀下了早朝,就往紫微宮趕,結果走到紫微宮前,卻被人給攔下了。
「殿下,陛下昨夜未眠,今晨正在補覺,殿下不如午後再來?」
和往常一樣,有人來跟沈玉耀說讓她晚些來的話。
可是和往常不一樣的是,出來說話的人還不是余柳,而是余柳的一個小徒弟,名叫方中。
方中知道沈玉耀是個很好說話的人,她對宮中的下人從來沒有過疾言厲色的時候,這讓他心中其實不是很在乎這位太女。
恩威並施方能讓人心生敬佩,沈玉耀對紫微宮的人只有恩,從來沒有過威。
畢竟是皇帝的宮殿,沈玉耀不可能越過皇帝對這些太監非打即罵。
但是這種給皇帝面子的行為,似乎會讓一些人產生不得了的想法,比如他們認為,太女也不過如此,還不是懼怕皇帝,而他們只要背靠皇帝這座大山,就可以肆無忌憚。
「昨日午後,孤沒有來。」
「殿下息怒,一切都是陛下吩咐,不如今日午後,殿下再來吧。」
方中面上禮數一絲不少,但是嘴裡一句有用的話都沒有,非常合格的傳聲筒。
但是不合時宜的合格,就等於一種敷衍,只是隱藏的很深。
如果是余柳,肯定會說兩句皇帝真實的身體狀況,然後勸沈玉耀回去等消息,只要皇帝醒了,不管皇帝願不願意見沈玉耀,他都會派人去通知沈玉耀一聲。
沈玉耀打量了方中兩眼,方中被看的有些疑惑。
他有什麼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