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客棧本就是沈珉玥名下資產,倒是不用擔心信件被人半路截胡。
第二日一早,方九娘就穿戴整齊,準備去學堂了。
雖然她一晚上只睡了一個時辰左右,但她的精神狀況非常好,其實就算不熬夜幹活,方九娘也睡不著。
她到現在,還無法徹底相信究竟有什麼奇蹟發生在自己身上。
她,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戶之女,前十年的人生,只為活下去努力,在十二歲這一年,卻遇到了明王,得以來到京城。
她的父母親人還都留在方家村,但是日子和以前已經大不相同,她為沈珉玥做事,沈珉玥偶爾會賞賜金銀給她,她拿一部分回去,就足以讓家裡人吃飽飯了。
方九娘不是沒想過將父母都接到身邊來,結果她父母同時拒絕了,因為不想讓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孩子,背上養家餬口的重任。
他們無法為方九娘提供足夠優越的求學條件,更不能成為方九娘的累贅。
但父母如此,方九娘更想出人頭地,讓親人過上好日子了。
出人頭地的前提是自身足夠強大,上學堂學習更多知識,讓自己更出色,更好的為明王效力,這是方九娘唯一的心愿。
讀書是很難得的事情。
方九娘隔著布包,摸到了包中裝訂好的啟蒙書籍,心中激動異常。
在去學堂的路上,她發現一路同行的女童多了不少。
「附近只有這一間門收女學生的學堂,陛下都主辦了女子學堂,這些迂腐之人,竟然還死咬著牙,說什麼男女七歲不同席,都是藉口!分成兩邊坐不就好了。」
「就是,我們都不介意孩子跟著一個男夫子讀書,他反倒先忸怩上了。」
「哼,他不樂意教,樂意的人多了去了!這份錢,總有人願意掙走!」
方九娘聽著路上送孩子的夫人們的交流,心中對京城更加熟悉了。
她原本還想,是不是她在方家村聽到的,只有男子被允許入學堂讀書,是她記錯了。
沒想到她沒記錯,只是因為出了一個主辦了女子學堂的皇帝,所以底下出現收取女子的學堂。
「你家大兒不是已經送去讀書了嗎?又送了小女兒去?沒想到你家中如此寬裕。」
「不寬裕,我這是讓家中大兒別繼續讀了,他腦子笨,讀了幾年也不見背下幾本書,哪兒抵得上他妹妹,別看小女今年才七歲,她已經能將四書通讀了。」
「天啊,那你家日後豈不是會出個女官?」
「哈哈哈哈,得您吉言!」
方九娘聽到這兒,瘋狂揚起嘴角,女子學堂之前是明王殿下負責,而明王殿下說了,只要她把書讀好,日後明王府屬官中必定有她一席之位。
也就是說,她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女官了,不用借誰吉言。
在初升的朝陽下,京城中年輕的孩子陸續走入學堂,開始聆聽老師教誨。
而百官則陸續走出大殿,這個時候他們已經下朝了。
在前方走的幾個尚書,臉色都不是太好,有人更是灰頭土臉,其中以費有道臉色最為難看。
郭百靈跟在費有道身後,偷偷暗笑,他早上看了好大一出熱鬧啊。
沈珉玥看著腳步沉重離開的幾位尚書,臉色同樣不太好看,她叫住了身後準備離開的宗親。
那位宗親算是莊高祖叔叔一脈,離現在的沈氏有一段距離了,但是因為莊太宗上位殺了不少兄弟,剩下的矮子裡面拔高個,這一脈竟還算比較親近的。
「皇叔,宗室內部還是無法達成一致嗎?今晨陛下的態度,大家也都看見了,難道宗親要與陛下為敵,站在陛下對面?」
「明王,話不能亂說,宗室永遠是陛下的依靠,天下姓沈一日,宗室就會支持沈氏皇帝一日。」
皇叔肅王原本是郡王,後來升為親王,但他這個王爺名頭的含金量比不過沈珉玥的明王,所以在面對堂侄女的時候,肅王的態度非常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