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他人同沈玉耀吞吞吐吐的問該不該說,沈玉耀絕對會懟回去,等你確定該說了再來說。
但是現在說這話的是沈玉耀的肱股之臣,於是沈玉耀態度非常友好的表示隨便說,她不會輕易治罪。
「是,此番臣帶智者回京,石大人也跟回來了,路上臣與石大人拉開了些許距離,想來明日一早,石大人就會入京。陛下,石大人無詔歸京,乃是犯了大錯,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石采文跟著回來了?
沈玉耀挑了下眉,她可算是願意回來了,古城已經打通去佛地的路,互市顯然已經建起來,按道理來說,石采文早就應該回來了。
只是沈玉耀沒有發布詔令讓她歸京,而石采文則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就一直在佛地混著。
究其原因,自然是石采文內心不太安穩,沈玉耀心知肚明,只是她們君臣一直沒有點破此事。
現在石采文回來,說明她已經選擇了歸京的路,也就是選擇繼續為沈玉耀臣子,而非冒風險自立。
能頂住滔天富貴的誘惑,石采文以後在沈玉耀這裡,絕對是一等一的忠臣了。
楊可卿問這個問題,只是想要試探一下沈玉耀的態度。
畢竟石采文回京究竟是不是奉詔,有沒有犯下大罪,還不是沈玉耀一句話的事情嗎?
沈玉耀隔空點了點楊可卿,「楊御史,心軟可是為官者大忌。」
「陛下,臣只有這麼一個同行之人,不免會多想想,還請陛下見諒。」
楊可卿承認自己是對石采文心軟,若不是心軟,她不會在佛地停留那麼長時間。
但是從年少無知走到而今的人里,只有一個石采文還在她身側,如何不對這個唯一的同行之人抱有一絲心軟呢?
但心軟歸心軟,若是石采文敢做出對不起沈玉耀的事情,楊可卿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畢竟她們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好到可以為了對方放棄理想的程度。
「放心吧,她若回來,有新的職位等著她。」
沈玉耀最近很缺人手,石采文回來是好事,至於佛地那邊,有的是人可以去看著。
開疆拓土者少,但是守成者眾多。
楊可卿鬆口氣,躬身行禮後退下,她還有事情要去做。
從秋至冬,改變發生在無聲無息間。
在冬天第一場大雪降下時,無數間屋子升起了一縷縷的煙。
推開門,門外的大雪叫不少人震驚。
「昨晚一夜睡到天明,睡前確實是下了雪,沒想到竟然如此大,這都能沒過人的腳踝了吧?」
「都怪屋裡太暖和了,竟叫我無知無覺,若是大雪壓塌了屋舍,我等可就要死於睡夢之中了。」
「怎麼可能壓塌屋舍,入冬前官府才派人逐家逐戶的修繕過,再大些的雪都不可能壓塌。」
「我就是那麼一說。」
三五出門掃雪的百姓湊到一起說著話,手底下活兒沒有停,大掃把幾下就掃出一條通向大路的道來。
因為家中的雪還沒有掃乾淨,他們沒再多說話,轉身回家去接著幹活。
廚房裡,妻子已經做好了飯菜,叫醒了還在睡懶覺的一雙女兒。
「快些起床,吃了飯該去學堂了,休沐之後第一日回去上課,記得帶上課業,莫要讓老師生氣。」=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