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皇后昔日的教訓就在眼前,外戚勢力強大並不是一件好事,曲川而今為沈玉耀效力,本就使得曲家如日中天,若是不加以約束,恐怕曲家很快就能成為下一個鄭家。
沈玉耀確實在意曲太后的心情,但她在乎的是曲太后這個人,又不在乎曲家那一大家子如何。
所以曲太后相當注意這方面,不想讓曲家步鄭家後塵。
沈玉耀點點頭,「確實有此事,母后看了女兒寫的邸報嗎?」
沈玉耀抬眼時,眼底滿是好奇,她就像是寫了作文拿了大獎,歡欣雀躍的想與母親分享這份喜悅。
但是她那幾篇文章引起的後果,和拿了大獎的作文可完全不同。
曲太后有點兒不知道該點頭還是搖頭了。
她還以為沈玉耀心情會很不好,畢竟這幾日沈玉耀每次來同她聊天,眉宇間都有些陰鬱之色。
但看沈玉耀現在的態度,又實在不像是掛懷此事。
「看過一兩篇,與時下的文章很不一樣,像是另外的文體。母后自小讀書便不好,看那些聖賢在書中講的大道理,就覺得頭暈腦脹的,看你寫的文章倒是很快就能入目,而且看的津津有味,讀後心中頗有感悟。」
曲太后順著沈玉耀的心情去說,說的沈玉耀喜上眉梢。
雖然沈玉耀一開始寫的時候,沒想過得到誰的認同,但是當親人站在自己身邊,並且表示十分贊同,還給她吹了一番彩虹屁時,很難有人會不高興。
越是在乎的人的肯定,越是真誠,越是讓人開心。
「母后過獎了,不過是粗鄙之言,用那些文人墨客的話說,就是難登大雅之堂。」
沈玉耀輕笑著,聽不出是贊同還是反對。
不過下一秒,她的情緒就發生了些許變化,眼底多了幾分冷意。
「但女兒想著,這邸報面向的究竟是飽讀詩書的官員,還是普通的老百姓呢?文人覺得是官員,可女兒覺得,是百姓。」
曲太后贊同的應和道:「你所言不錯,那些文人就只知嘴上治國,其實最是無用,百姓若不懂官府所行之事是什麼,又為什麼,肯定會抵制,到時候官員強令百姓遵守法令,百姓心生怨氣,好好的仁政都會變為苛政。」
曲太后沒有真正治過國,但她絕不是毫無見識之人,就好像她現在說的這番話,放在朝堂上,都是頗有水平的。
沈玉耀很高興曲太后和她想到一起去了。
「所以女兒想著,邸報要寫的通俗易懂,如果百姓不懂官府接下來要做什麼,又談何與官府上下一心,共同行事呢?詞不達意容易惹人誤會,官府政令不下達,百姓難以配合,更會引起不必要的動盪。」
大莊而今處處都有新的改變,如果大多數百姓都還是以前那樣被愚弄著,那麼所有改變都會被老百姓拒之門外。
當改變不能走入千家萬戶,那就是失敗的改變,宣告著沈玉耀所有努力付之東流,她無法接受這種結果,於是她從各個方面去增加改變成功的概率。
邸報不過是促進成功的一方面罷了。
曲太后面上露出微笑,她確定沈玉耀對邸報受到文人墨客抵制一事,沒有絲毫悲傷了。
但凡心裡有一點難受,也不會在此刻說出如此長篇大論,來告訴她邸報寫的親民有什麼好處。
沈玉耀已經將態度擺明,曲太后當然要與她站在一起,她們母女從來都是一心的。
「皇帝而今治國手段愈發嫻熟,已然有了明君之范,只是國土擴張了,治下太平了,也不要忘了這後宮之事。你現在雖然年輕,但後宮一日不安穩下來,總會有人心浮動。」=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