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是承擔風險最多的群體,同時也是承擔風險能力最差的群體,他們必須保證好百姓能從中獲利,這樣才能維持表面的平靜。
沈玉耀聽著兩派大臣在朝堂上你來我往,吵得不亦樂乎,竟然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上一次朝堂上這麼熱鬧,還是在上一次。
看摺子以為那些人都已經服軟,沒想到看朝堂,服軟的人依舊嘴硬。
仔細想想也很正常,他們服軟是跟沈玉耀這個皇帝服軟,可不是跟自己的政敵服軟。
如果朝廷此刻插手布市,背後之人就能趁此時機大撈一筆,尤其是將消息遞給那些巨商,絕對能拿不少好處。
而如果朝廷不插手,任由布價高升,最後還是能拿到錢,只不過拿錢的只有戶部收稅的官員了。
布價越高,稅收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表面上都是為了百姓,實際上每一句都是為了自身利益,沈玉耀真是煩透了這個人人都有私心的朝廷。
「行了,別吵了。」
沈玉耀一句話叫停了那似乎永無止境的爭吵,隨後她看向站在一旁看戲的幾個人。
「平衡布價,操持商賈之事,整個朝廷中,無人能比石侍郎更擅長,此事就交由石侍郎看管,若局面無法控制,石侍郎可自行決定何時入場,其餘人,在其位謀其政。」
沈玉耀最後一句話是在警告那些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少把手伸那麼長。
最近正在找建造女醫學院場地的石采文沒想到,竟然天降一個肥差。
不過想想也很正常,沈玉耀向來喜歡用女官,尤其是喜歡用心腹。
當一件事陷入僵局的時候,沈玉耀第一反應就是將她手底下得力的女官拉出來看看。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石采文只能安慰自己,她果然還是陛下最倚重的那個!
「陛下,臣有本奏,石侍郎只是戶部侍郎,手上已經接了不少朝廷大事,穩定布價一事不宜再交給石侍郎。」
石采文剛接下來,就有人跳出來砸場子了。
誰!是誰如此看不懂眼色,特意給她添堵!
石采文都不用看,就知道是誰,這熟悉的聲音熟悉的語氣。
楊御史就不能讓她安生一天嗎?
「楊御史,既然御史覺得在下不能勝任,那不如找出一個能做此事的人,讓其做好,也好為陛下分憂啊。若是找不出來,楊御史此番開口,就要讓在下覺得,是特意針對,有失公允,有違御史之責,乃是瀆職了。」
石采文都不等沈玉耀說話,先一步開口懟楊可卿。
知道的人,能明白石采文此舉分明就是看楊可卿不爽,針對楊可卿而已。
但是不清楚其中內幕的人,只覺得石采文發言十分狂傲,還趕在陛下之前開口,多少有些不尊君主,乃是狂傲之徒。
難不成因為陛下看重她,她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幾個看石采文不爽的臣子私底下交換個眼神,都看到了對方眼底的幸災樂禍,如果石采文能受點兒教訓,或是因此惹了陛下不滿,那才叫大快人心!
可惜他們的願望註定會落空,因為沈玉耀完全不會因此對石采文不滿。
她只會對沒什麼本事,還成天瞎折騰的人不滿。
有本事的,就算有些小毛病,那也在她容忍範圍之內。
「陛下,臣要參石侍郎為人狂傲不羈,不尊陛下,竟在朝堂之上對同僚如此無禮,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威脅同僚!意圖堵住御史之口。」
楊可卿豈是好懟的,她那一張嘴同樣厲害的要命。
精彩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