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死後,大帝的政治生涯才開始走上正軌,對於那個時期的大莊來說,擁有大帝,實在是萬民之福。」
「王朝的建立初期,百廢待興,一切看上去欣欣向榮,但大莊既然開局就有個敢伸手碰賑災款,對百姓毫無憐憫之心的太子,那自然也少不了其他視萬民如草芥的達官顯貴。」
「在這些人的襯托下,大帝對百姓有一顆慈愛之心,事事以百姓為先,簡直就是當世聖人。」
聽到這兒,太子等「達官顯貴」的眉頭都鎖緊了。
「這個咕不咕,她說話未免太過偏心。」
太子算是聽出來了,天幕里的聲音,完全就是那個「大帝」的擁躉,想方設法的說大帝的好話。
至於他們,不過是大帝的陪襯,用他們的自私去襯托大帝的無私,可真是打得好算盤。
但她說的確實是實話。
太子等人過於自私,眼中沒有家國百姓,只有自身利益,相對而言,後期的沈玉耀真的做的太好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好,是古往今來都沒有幾人的那種好。
如此對比,太子等人完全被比進了塵埃里。
皇帝若有所思的將目光落在了身邊的女兒身上。
咕不咕口中的沈玉耀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而原主沈玉耀,不過是個普通的公主,她對政治的敏感程度還沒有六公主沈珉玥高,即使此刻風暴眼已經落在了她身上,她依舊是一臉迷茫。
似乎完全沒有明白,現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她的迷茫落在其他人眼中,就成了裝。
她後期能贏得這場皇位爭奪的最後勝利,那說明她的野心與能力都並非常人能比擬的,即使現在年紀尚小,也不至於會表現的如此無知懵懂,必然是覺得局勢對她不利,裝可憐來博取同情!
此刻已經將沈玉耀劃為敵人行列的太子和申王,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認定沈玉耀是將計就計。
只有真正的沈玉耀內心迷茫到想哭。
她真的沒有想過當太女啊!那是她能當的嗎?太子生來便是太子,他名正言順的當太子,身邊的明槍暗箭都不曾少過,若是後來上位之人是她……
沈玉耀一想就覺得可怕,她怎麼可能防得住那些利慾薰心的人。
聽著天幕里一口一個「大帝」的話,沈玉耀總覺得很陌生,那些事情,真的是她能做到的嗎?
「大帝成為太女後,大力促進經濟發展,建造新船出海航行,改進冶煉技術,推行東宮女官制度,研究各種高新科技,這段時間門她做的一切,為大莊後續的騰飛,夯實了基礎。」
這段話落在那些聽不太懂的人耳中,全成了阿巴阿巴阿巴。
字他們都認識,話也聽得懂,可怎麼就無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呢?這些事情怎麼做到的?
當時的巨變,後世以幾句話來概括,當然不可能詳盡,如果有人想在聽到這些話後,就去實踐,效仿大帝所為,那真是東施效顰貽笑大方了。
因為改變一個國家,從來不是幾句空談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更多的努力,實踐,慢慢的探索。
雖然人們聽不懂大帝究竟幹了什麼事,但是接下來,天幕詳細告訴了他們,在大帝治下的大莊,究竟有多牛。
「大帝登基後,國號改為新陽。後世一直用新陽年間門來訴說那一段不同尋常的歲月,在歷史的長河中,那段歲月如同河中的黃金寶石,閃爍著堪比日月的光輝。」
「大家請看這張圖,這是大莊剛剛建立時的地圖,疆域寬闊,可謂中原國家之最。」
於是全天下的人都眼睜睜的看見了,看見了一張詳盡的疆域地圖!
將軍們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難看起來,他們也顧不得呵斥他人閉目,不能窺視軍事機密,而是一個個趕緊拿來筆墨,照著地圖畫起來。
那張輿圖比他們手裡的要好上很多,憤怒不過是浪費時間門,不如儘快將輿圖收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