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批去往草原的人,結局大多能登上高官之位,其中這四位尊者最為出名,後世人說起她們,都會說四位是同窗好友,是東宮飛出的鳳凰,是大帝親手培養出的,足以支撐起大莊朝堂的四天柱。」
這四個人,出身比起丁晴和丁小小要好得多,但和皇室相比就差遠了。
申王和太子這下子高興了,之前的丁家姐妹,他們完全不知道去哪兒找,天下叫這兩個名字的人,怕是不計其數,要想找出來無異於大海撈針。
後來的元清影四位卻不同,名門望女的的範圍一下子縮小了很多。
很好,只要努力一把,這四個未來大莊天柱,就能被他們收入囊中了!
太子和申王都相信,最後的贏家會是自己,於是兩人趕忙派下屬去搜尋這四位貴女。
下屬很想接著看天幕,天幕里的神仙說話好聽,風趣幽默,他們可太喜歡聽了。
但是沒辦法,上面有命令,他們只能老老實實的去辦事,不能有絲毫的怨言。
唉,比起玉陽公主,這兩個主子可太難對付了,不知道在玉陽公主手底下做事,會是什麼樣子?
是不是也有可能上那青雲閣上一坐千年。
底下的人心暗涌,不會走到上位者眼前,而上位者眼裡,只有去爭權奪利這一個選項。
皇帝聽著天幕的解說,神情越來越平淡,並不是天幕的內容無聊而讓他不再有情緒波動,而是他做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讓他可以從容的面對任何情況。
那些格外出色的人,真的是因為她們個人出色而被後世銘記嗎?
或許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人,驚才艷艷,讓人望之無法遺忘,但這樣的人太少了,少的可憐。
大莊一個朝代就出現十幾個,這合理嗎?
當然不合理,所以這十幾個絕對不是一個偶然,而是在當時那個時代,必然會出現的結果,沒有這十二個人也一定會出現另外十二個人。
但只有一個人是無法被取代的。
那就是早就那個時代的君主,被天幕稱作大帝的沈玉耀。
只要能想明白這件事,那如何選擇還是一件難事嗎?
皇帝長舒一口氣,只覺得心頭的重石被搬開了一點,如果天命屬意沈玉耀,他又何必與天命相爭。
就選擇沈玉耀,讓她去成為那個最後的贏家。
「青雲閣上五六七八四位尊者,她們是時代的讚歌,是支撐起大莊女官青雲之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人在明面上攪弄風雲,自然要有人在暗中保駕護航,世界從來不是只有一面,善與惡是雙面的。於是就有了第九位尊者的存在,於三。」
「暗衛出身,一直為大帝控制大莊陰暗面的暗衛,從不輕易出現在人前,選她入青雲閣時,有不少人反對,認為此人沒有資格進入青雲閣,關於是讓於三進入,還是讓海上將軍邢三娘進入的爭論,一直到新陽落幕也不曾停歇,但因為於三常年在京城,落筆畫下十二女官圖的司馬聖人較為熟悉她,所以於三的位置就定了下來。」
沒錯,就是這麼的簡單,因為司馬雲書先認識的於三,所以邢三娘差了一步。
不過邢三娘的成績並不小,玉陽大帝對她的信任可以從方方面面察覺到。
新陽年間是一個群星閃耀的時代,除了十二女官外,還有許許多多青史留名的人物,他們或許沒有被抬入青雲閣,但他們的名字依舊化作了不朽篇章。
讓後世銘記。